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篇首先是对学前性别教育发展历程简述,然后探讨了学前期性别教育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趋势与建议。
本书从性别公正的视角出发,回顾北京世妇会召开20年来性别平等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从政策的制定、执行、效果等角度分析与妇女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全面检视政策法规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分析性别歧视、盲视、中立与敏感的政策,探究这些政策如何促进或阻碍了妇女发展,倡导出台或执行更有利于性别平等的政策法规。
性别平等是一个全球性议题,在“重新塑造全球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教育三个方面概括2008年全球性别平等发展的全貌,并着重讨论2007~2008年全球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的两个重点问题:妇女、和平与安全,妇女与艾滋病毒/艾滋病,及一个热点问题:气候变化与性别平等。文章在结论中特别强调全球政治、性别平等与普通妇女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经济转型期, 男女平等事业一方面要继续面对历史上存在的问题, 如对妇女歧视的文化和观念; 另一方面又要应对在经济转型期的妇女发展和权益保护的新挑战。 为此,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于 2004 年组织开展了 “推动法律/ 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社会性别平等” 项目, 旨通过研究和倡导促进将性别平等纳入法律/ 政策的制定, 使法律/ 政策的执行能有效地实现妇女的权益...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生育水平的下降,出生性别比长期、普遍偏高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本书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深入、系统地分析出生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的原因,提出了以社会性别关系为核心的社会性别机制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建构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社会性别机制的理论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社会性别机制的作用过程及其互动关系,探讨了...
本篇主要介绍了1978年以来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1978年以来小学教育性别发展状况,以及1978年以来初中教育性别发展状况。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导致了男性婚姻挤压现象,相关后果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本书基于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数理人口学、统计学等方法工具,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出生性别比、失踪女性和婚姻挤压等问题。同时,开发了一系列模型和方法,通过系统深入的定量分析,得到了一些性别失衡和婚姻挤压方面的重要结果和结论。本书为消除性别歧视、促进性别平等方...
本书采用农民工发展调查数据,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系统研究农民工可持续发展问题,揭示其内在影响机制。在分析社会性别意识和社会性别行为基础上,从城市交易费用、就业质量、婚姻质量、代际支持、企业组织融合、城市社区融合、政治参与等多个层面剖析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书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旨在推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包容性发展政策建议,包括:公共政策中树立、体现、践...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