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性骚扰     检索到  66  条相关信息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 性骚扰问题在受害者看来, 是个无以命名、难以启齿的隐痛, 针对性骚扰的公开行动几乎没有听闻; 在公共舆论方面, 这是个花边新闻, 不登大雅之堂, 严肃的媒体不予关注; 在学术研究领域, 甚至在妇女研究中都处于边缘; 在法律界, 要不要立法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 更权威的声音是, 性骚扰是个不重要的、只导致轻微伤害的行为, 没有专门立法的必要...

作者:唐灿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2005年4月14~15日,由国际劳工组织和“在3+1机制中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项目”主办、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承办的“反对工作场所性骚扰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家级层面就反对工作场所性骚扰议题展开的研讨,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意味着性骚扰议题作为一个人权议题和法律改革问题在我国的公开化。会议就反对工作场合性骚扰的定义、意义、国际经...

作者:马冬玲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络 ( 以下简称 “ 反家暴网络”) 成立于 2000 年,是由一批关注妇女权益的学者、 妇女活动家以及一些妇女非政府组织发起创立。 它以反对对妇女的暴力为主旨, 其成员涵盖多领域、 多部门。 从成立之初, 反家暴网络就把培训、 倡导作为它的重要工作方法。 围绕反对家庭暴力这个主题, 反家暴网络在推动国家以及地方的反家暴立法方面开展了...

作者:陈本建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性骚扰多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它是指违背当事人的意愿,采用包括动作和言语在内的种种与性有关的挑逗、侵犯和侮辱等方式,造成女性生理、心理损害或精神紧张的行为。为了解这个问题在中国的存在状况,同时也为了审视中国女性性权利的实现和维护情况,作者于1992年下半年至1994年上半年,就性骚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采用非随机抽样方式, 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1)性骚扰...

作者:唐灿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文章根据《行动纲领》之“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 的战略目标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主要目标及相关评估指标, 结合中国反对基于性别的暴力状况,首先介绍了国际社会关于基于性别的暴力界定与战略。接着,文章回顾了10 年来中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方面取得的成就, 包括实务工作和研究探索的成就。其次,文章探讨了反对妇女暴力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最后文章提...

作者:荣维毅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2005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法》),这次修订在总结《妇女法》颁布十余年来在实施中显露出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凸现的新问题,参考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与维护妇女权益的实践经验,对原有法律做了很多补充和完善。但新修订的《妇女法》颁布伊始,甚至在草案讨论过程中,一些专家学者...

作者:张永英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2018年,是中国慈善法治走向规范化、体系化的一年,也是慈善行业遭遇重大挑战的一年。中国慈善在步履维艰中努力向前,不仅守住了基本面,即组织发展总量和慈善捐赠总量持续增长,还在志愿服务、社区社会组织、行业建设、公益创新等领域有所进展。基本面的表现,一方面是社会组织发展。2017年度全国社会组织总数量为76.2万个,其中,基金会6307个,社会团体35.5万个,...

作者:杨团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公共空间里存在的性别地位差异成为近年女性主义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成为产生一系列性别冲突事件的重要原因。现代社会必须改变传统空间的性别设定,整合现代公共空间资源,积极拓展现代女性生存和发展的公共空间,切实保障女性在现代公共空间里的权益。

作者:吴秋兰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