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并向现代化转型的五年。中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慈善法》的落实和慈善法律体系的完善、组织的专业化、慈善事业对经济社会贡献力的挖掘,以及社会公众慈善参与意识的提升等,是慈善事业未来健康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中国慈善进步指数指标体系以及省份排名及其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政策进步指数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自主研发,运用指数工具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的慈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四大社会政策领域的发展状况与政策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推动社会政策的不断创新、优化和进步。《中国社会政策进步指数报告(2016)》是该指数研究首次出版的成果,主要对2012~2014年中国社会政策发展进行分析评价。
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正面临信用时代。中国慈善组织信用指数与中国慈善信用榜作为评估工具应时而生。基于科学性、系统性、适度性原则,从信息公开、财务和团队能力、合作伙伴背景、合作风险、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五个维度对慈善组织信用指数进行评估,并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完成评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基于慈善组织信用指数,“2018年中国慈善信用榜”发布。研究发现,上榜组织成立时间以...
“十二五”时期,我国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政策环境日益优化,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同时,我国残疾人总体生活水平和全社会评价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在基本生活保障、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指数指标体系以及省份排名特点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我国残疾人政策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变化的主要特征,我国养老政策体系也在进一步完善,但是,养老护理体系建设、民办养老机构支持体系建设、投融资模式发展、管理体制优化等一系列结构性的矛盾还未真正解决,“十三五”期间亟待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全面开拓养老服务业发展新局面。本文主要从中国老年人政策进步指数指标体系以及2012~2014年的省份排名及其特征等方面,总结了我国...
经过“十二五” 期间的努力,中国建立了孤儿生活保障补贴制度并向更多儿童扩展,儿童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制度保障,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保障功能逐渐消解,家庭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儿童的需求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贫困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分别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这些困难也在不断...
本部分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进步指数。文章首先介绍了全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指数,之后又介绍了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指数,最后得出了进步指数分析的结论。
2019年中国慈善大事记记录了本文关于2019年中国慈善大事记的情况。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