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以马克斯·韦伯作品中对美国的教派与社团的组织方式的研究作为个案,分析了成员资格对于社团自治的重要意义,指出成员资格不仅是排他性群体的核心,而且是组织理念践行和再生产的方式。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看,成员资格又是系统的社会信任的基础。由此可以得出以社团或自愿组织的成员资格为核心的自治的思路,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可以提供借鉴。
合作社是中国农业转型的重要经营主体,合作社经营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在平等、互利、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成员以投资者、使用者和控制者的三重身份参与合作社治理。1995年9月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国际合作社联盟成立百年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合作社界定的声明》,该声明阐明“民主的成员控制”是合作社的七项原则之一,即合作社是成员管理控制前提下的民主治理。目前,中国农民合作社...
本报告利用北京市郊区40个村庄1978~2018年调研数据,分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流动趋势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检验。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研究发现:(1)村经济总收入和集体净资产的提高对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随着村经济总收入来源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集体经济收入占村经济总收入比重的增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倾向于增加;(3)...
本文主要对合作社的发起原因、发起方特征、合作社社员家庭资源禀赋情况、生产经营特征、社员参与合作社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合作社所涉及的行业仍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牵头方大都是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及农村的精英群体。合作社固定资产水平整体较低,绝大多数合作社都奉行保守经营方式,所以整体负债水平很低。合作社社员家庭农业兼业化趋势明显,土地碎片化程度较高,社员家庭可灌溉...
本报告的主题是第三部门的新成员——企业(家)基金会。讨论的主要内容是新成员出现意味着资本参与公益的新型组织方式;新成员的出现背景是市场化改革;新成员在理念、资源和手段上都有新颖的表现,但新成员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治理结构、公益性和专业化等方面的缺陷。但是,这些缺陷不能埋没新成员带来的深刻变化,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新成员正在引领第三部门走向慈善资本主义,学习私营...
草根青年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为新时期开展青年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在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获得的经验资料基础上,本报告描述了在京草根青年社会组织核心骨干成员的群体特征和组织参与状况,以及草根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青年创办和参与草根社会组织的积极意义和潜在问题。最后,对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和培育草根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如何构建政府与青年社会组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政...
本文是对私营企业主的群体特征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原有阶级阶层的分化和重新组合的社会群体的出现。而私营企业主群体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最为令人关注。这个社会群体以其资产私有,雇佣劳动,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以最先富起来的有产者身份,活跃于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舞台上,上演了一出出风风火火的人间活剧。他们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提出了...
为了详细揭示装卸工的群体特征和劳动过程,我们在问卷中将装卸工群体进一步拆分为“搬运工”、“叉车司机”和“仓库管理员”三个亚群。“搬运工”是专职从事装卸、搬运的工人,他们因数量众多而构成装卸工的主体部分;“叉车司机”是货场叉车的驾驶员;“仓库管理员”则专司管理仓库货物之职。做这一分类的优点在于可将直接从事搬运劳动的“搬运工”进一步凸显出来,加以细致讨论。实际上...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