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户籍改变     检索到  29712  条相关信息

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才户籍政策作了全景式描述和分析。在我国户籍制度对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动严格限制的同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对人才群体给予了各种特殊优惠,创新了蓝印户口、居住证制度、积分入户等人口管理形式。今后,对人才户籍依然应以逐步放松为基调,可以从继续增加可自由落户的高端人才群体、完善居住证制度、允许部分区域内人才户籍自由流动和增加人才户籍灵活性等四个方...

作者:潘晨光 赵慧英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2010年是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实现破冰的一年,从中央到地方都接连有新政策出台发布,每一轮新政的出台都会引起媒体和舆论的高度关注。媒体关注点集中于政策与进程报道和改革中的问题与阻碍。而网民的探讨亦集中在政策解读,对户籍制度产生的社会地位差异、户改建议和意义也有相当议论。本年度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重庆、上海、广东、成都等地的户籍改革均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作者:宫玉斐 李昊禹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我国建立户籍制度的初衷就不只是人口登记,还有区分人群以便服务管理的功能。当前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本地人的社会福利,且仍然维持了“高门槛、高待遇”的特征。小城镇户籍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大中城市进展缓慢,但最近部分城市的改革取得一定突破。在弱化户籍与基本权益的联系方面,一些地方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值得推广和完善。

作者:贡森 苏杨 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近些年来,户籍制度进行了很多改革。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各不相同。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最大,中小城市次之,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最小。但总的来看,户籍制度改革尚未完成,户籍除了执行登记和管理人口的职能外,还与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密切相关。本章将分析户籍制度的建立、户籍制度得以维系的制度原因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历程,并讨论如何从多方面着手,进一...

作者:王美艳 蔡昉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中国实行多年的户籍制度已经不适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居民身份平等。大幅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将有力推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到2020年,将有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普遍实施居住证制度将明显改善外来人口的处境。

作者:李云龙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北京市的户籍迁移人口受本市人口规模已超出现有资源承载能力的拖累,近期很难有量的突破。尽管如此,为了吸引国内外各路精英共同建设新北京,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增加了户籍迁入指标,寄希望以此缓解朝阳产业人才不足的被动局面,但结果并非如愿。

作者:冯晓英 出版时间:2004年04月

本文剖析了户籍制度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和影响。首先,本文简述了户籍制度形成的历史,分析了户籍制度的目的、运行和价值。其次,本文集中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的改革过程。再次,本文说明了户籍制度改革对于农民工群体长期存在的影响,强调了户籍制度改革中户口地位的价值。最后,本文关注到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控制,解释了流动人口的常态化现象。

作者:徐法寅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不仅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本调研报告通过对照中央最新颁发的户籍制度改革文件规定和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以翔实的数据展现了铜陵在户籍制度改革上的新突破和新举措,并就深入推进铜陵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周红 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