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1993年,成都市就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2004年1月,成都市发改委明确提出“成都要建设成西部金融中心”。2007年,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海滨新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都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程中,把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出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成绩,积累了经验,创造了一些新的模式。本文对成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其主要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成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战略思路。
文章首先阐述了成都高新区发展历史沿革,从1988年开始筹建到2009年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的试点工作;其次,叙述了成都高新区的概况和设区条件;再次,介绍了成都高新区的经济发展概况;最后,展望了成都高新区的发展前景。
“独立成市”既是一种新的规划理念,也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新的战略,这意味着卫星城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与特大中心城市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是成都市卫星城发展的新的指导思想。本文对2010年以来成都卫星城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得出了近五年来卫星城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效:经济总量增加明显;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
2007年6月,成都和重庆获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对近年来成都实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充分肯定。从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到2006年4月批准天津滨海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再到批准设立成渝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表明我国改革开放在总体上已呈现出系统设计、多点布局,各有侧重的特点。我们应当充...
纵观成都和美乡村的建设,农副产品、建筑规划、传统文化、活动设计,乃至生活方式都能同艺术审美相融合,这些村落或引入外来人才,或引入外来资本,重新复盘改造乡村风貌,结合村庄固有的农业、景观、历史特色,挖掘出新的文化内涵,推出新的消费产品,带动提升村民收入,丰富当地人的精神文化活动。通过艺术乡建带动经济发展,浸润精神文化,成都乡村展露出的美学氛围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在...
成都是农家乐的发源地,也是农家乐旅游重镇,农家乐旅游已成为成都市的旅游品牌和经济亮点。成都市以农家乐旅游开发为契机,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进行了全方位的有益探索和大胆尝试,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挥着显著的示范作用。
总部经济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 各大城市政府和理论界多对其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总部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与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有着紧密联系。所谓经济全球化, 简而言之是通过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来达到最优配置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跨国投资的增加、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信息交流的便捷化、贸易和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以及生产要素的全球...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