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10年7月8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15家公募基金会和南都公益基金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等20家非公募基金会机构发起筹建的基金会中心网启动,以建立基金会行业信息披露平台,提供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建设服务,促进行业自律机制形成和公信力提升,培育良性、透明的公益文化为使命。基金会中心网成立之初即推出“透明口袋”的概念,成为中国基金会问责的...
中国扶贫基金会自1989年成立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它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小组织,成长为国内规模、影响力最大的现代公益组织之一。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发展,是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和中国的公益组织、公益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出现、发展是中国市民社会发育的反映;它的发展历程,既有典型性,又有普遍性。《中国扶贫基金会经典案例》真实地记录了中国...
本文是2011年中国基金会的发展报告。文章在绪论中介绍了报告的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以及报告的章节安排。报告的内容可以分为六个方面:第一部分是2011年中国基金会数量状况,第二部分是2011年中国基金会资产状况,第三部分是2011年中国基金会收入状况,第四部分是2011年中国基金会支出状况,第五部分是2011年中国基金会专职工作人员状况,第六部分是2011年基...
江苏省基金会指在江苏省民政部门登记的地方性基金会。江苏省基金会从2005年底的42家增长到2011年底的376家,其数量为全国之首。同时,江苏省基金会发展也有着自身特点:公募基金会以见义勇为和民政慈善两个领域为主体;非公募基金会主要是教育类和慈善类基金会;出现了村级基金会这一创新的模式。报告将从数量、资产、收支等方面对江苏省基金会的发展模式进行呈现。
大学基金会指的是由大学发起设立的教育类基金会。大学基金会在近年来数量迅速增长,规模不断增大,且呈现鲜明的群体性特征,如大学基金会整体吸纳大量的社会资金、需要厘清与发起学校的关系、项目模式同质性高等。本报告从数量、资产、收支、人员、项目等方面对大学基金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北京市基金会指在北京市民政部门登记的地方性基金会。近年来,北京市基金会发展迅速,一方面,呈现与全国大部分东部地区一致的特点:非公募基金会数量迅速增长,捐赠收入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行政和人员支出较低,整体上缺乏专业化队伍等;另一方面,北京市基金会也有较为鲜明的地区特色:文化艺术类和研究类基金会开始发展起来,一些基金会立足于北京,支持全国各地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发展...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