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在第三届一次理事会上,中国扶贫基金会提出了筹资扶贫多办实事的工作方针,并确定于1997年起实施“贫困农户自立工程”。在此后的三四年中,中国扶贫基金会采取扶贫到户和开发式扶贫的工作模式,以增强贫困农户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为目标,立项实施并完成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围绕改善贫困农户的基本生活和生产条件、教育卫生状况,提高贫困农户的综合素质而设立...
国际发展援助是国际发展领域实施发展干预的具体实践形式,主要是指国际援助集体——包括多边、双边或私人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或人力等方面的支持性合作活动。通常所讲的国际项目,例如,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福特基金会(The Ford Foundation)等一系列多边、双边和民间发展机构所开展的扶贫项目、发展项目等都属...
为深入研究中国对非洲的教育援助,本章在梳理国际发展援助的理论与实践的进程中,厘清教育援助与国际发展援助之间的关系。教育援助是国际发展援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当今国际发展援助的一种类型。理解教育援助必须知晓国际发展援助的历史,解读教育援助必须借助国际发展援助理论。这就是本章设计的缘由。
本文分析了国际发展援助的方式,国际发展援助方式(Development Aid Fashion)是指国际实现发展援助资源转移的具体运作方式,是沟通援助理念与援助目标的桥梁与路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国际发展援助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援助的动机,可以将发展援助分为战略性援助、发展性援助和人道主义救济援助。
2003~2007年,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援助型品牌项目走向成熟和在社会上亮相发展的时期。2003年,在机构深化改革中建立了矩阵式管理架构后,援助型品牌项目发展扩张的核心是项目管理团队在新的结构下的重建和考核;发展的路径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与考核推动团队竞赛,通过深化监测与信息系统建设,保证项目运作的质量。在上述深化改革方针指引下,机构的援助型项目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19年国际社会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继续增长。其中,传统援助国对非援助额与2018年相比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新兴国家对非援助金额有了大幅增长。在对非援助流向中,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是接收援助资金最多的5个国家,占据了对非援助总额的30%。作为非洲最重要的发展伙伴,中国继续通过援建成套项目、提供物资援助、发展技术合作以及...
本文分析了中国的对非援助,首先分析了中国的对非政策,接着探讨了中国队非洲的援助,最后分析了健全中国援助非洲的机制。
本文内容包含国际发展援助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发展援助逐渐成为重要的发展干预手段之一,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双边援助的不断推进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多边合作和援助机构的成立和不断推动,国际发展援助主体不断增加、援助领域不断调整、援助手段和方式不断完善、援助规模不断扩大,援助体系逐渐呈...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