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持续性贫困及逐渐扩大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最终会导致阶层对立,“人性”或许是更好的解决之道,基于渴望理论,对个体的渴望进行适度引导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解决收入不平等这一复杂问题,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理论(the theory),从收入渴望视角出发所进行的研究只能算是一个理论(a theory)。
●1995年以来,中国城乡人均收入相对差距经历了“快速下降—快速拉大—平稳拉大”的变化。其中,城乡人均收入相对差距由快速拉大到平稳拉大的转折点是2004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来源具有双支柱的显著特征。1993~2007年,在收入来源多样性方面,城乡之间既存在绝对差距,也存在相对差距,总体是农村高、城市低。在省际分布上,城乡差距具有东高中低、西部差异较大的格局...
本文旨在探讨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之间的内在理论关系,并使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NHS)数据和统计分析以及Logit模型,重点分析了收入贫困与多维度贫困的关联和差异。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把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关系归纳为:贫困是人类基本能力缺失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收入不足;既存在货币收入方面的贫困,也存在非货币收入方面的贫困;收入贫困线很好地捕获...
本部分内容是关于上海市收入分化和中等收入群体的研究。上海市收入分化和经济高速增长并行,城镇居民中等收入群体出现并发展,文章关注农村居民的增收和中等收入群体,确立“社会建设”观念,广义调控收入分配。
本文研究的目标如下:首先,考察城市、农村划分和空间不平等对总体人口不平等的贡献。其次,分析不同收入来源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相对贡献。最后,量化收入不平等、人均收入和贫困之间的关系。由于人口结构和收入来源较为复杂,在分析的过程中必须使用二手和家庭调查数据,以实现对不平等和贫穷做出更为准确和一致的描述。本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测算基尼系数,并按群体类别和收入来...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