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河南省的城中村改造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为迅速,特别是在改造过程中创造了被誉为“郑州模式”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全省的城中村改造。深入研究河南省城中村改造的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和品位,全面提升河南的城镇化水平。
郑州市的城中村改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1995年,河南华诚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位于郑州市东太康路附近的杜岭街道张砦村约103亩地,出于缺少经验等原因,这块土地在长达六年时间内被闲置。直到2001年10月,上海来的郑州长江置业有限公司与华诚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于2003年7月,双方联合开发的郑州大上海城步行街正式动工,成为郑州市的第一个城中村改造项...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镇化兴起之后出现的问题,是社会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结果。各地城中村改造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关涉民生的问题,主要包括: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依据与现实脱节、暴力强拆事件多发、城中村民就业适应能力差、城中村民社会保障参保率低、城中村集体资产难以担当社会转型重任。为实现城中村社会与空间的和谐改造,必须建立城中村人口与土地协同城镇化的机制,使城中村宅基...
根据卢展工书记的指示精神,由省委农办组织,省农办常务副主任余学友、副主任张宇松带队,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林景顺及省建设厅、国土资源厅、省发改委、省地调队、省科学院等省直部门相关方面负责人,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等院校专家一行16人组成的调研组,于2011年4月6日至4月10日先后赴郑州、洛阳、平顶山、新乡4市,实地察看了荥阳市...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