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文化中国     检索到  17501  条相关信息

本书选取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银达村作为“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的研究对象,不仅有意于发掘一个地处西部的传统村落“因文而名、因文而兴、因文而荣”的历史变迁,追寻乡村文化发展印迹、展现群众文化活动魅力,更有心于探究典型村落如何适应时代变革、坚守文化自信,揭示其何以实现经济社会与乡村文化协调共进,为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特别是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乔德华 李有发 孙占鳌 魏胜文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城市文化消费进行了解读。首先,分析了城市文化消费的现状和特点。其次是总结了城市文化消费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发展城市文化消费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范周 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徽州文化是指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徽州府设立以后直至民国,在当年徽州府所辖的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婺源六个县上发生与存在,以及由此发生而辐射、影响全国的典型封建民间文化。徽州文化伴随着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而崛起,随时代的进步而走向繁荣,并连同中国封建社会的消亡而衰落。徽州文化在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印刷出版、医药卫生、体育竞技、方言俚语...

作者:刘伯山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关键词: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获得通过。该《建议》中出现了“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样一种战略规划。这个表述也暗示着,经过近30年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意义变得较为含混的“文化事业”一词,开始彰显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内涵。中国公共文化服...

作者:总课题组 章建刚 陈新亮 出版时间:2007年11月

本文主要介绍2010年9月3日,两位科学家联合撰文“中国的科研环境”,于美国《科学》杂志炮轰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11月8日,科技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文章中涉及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与事实不相符合”。随后,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对这篇被众多科学家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首次公开回应。

作者:施一公 饶毅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文化区域;文化核心区;文化边缘区;区域差异;国家治理;精准扶贫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的总和。本书是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撰写的,对我国公共文化的政策体系进行了梳理,对近年来全国及各地方的公共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公共文化建...

作者:于群 蔡武 杨志今 李国新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文化事业的政策,坚持把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今后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公共文化服务,是在政府的主...

作者:陈威 章建刚 尹昌龙 李景源 出版时间:2007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