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文章通过对中国2001~2011年公共文化需求的现状的分析,对公共文化需求的特征与趋势作了研究,并且分析了公共文化消费供给不足的因素分析,最后对提高公共文化消费需求提出对策建议。
总体上看,我国的公众文化需求比较旺盛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文化需求与满足基本同步。但比较而言,我国公众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低且不均衡,文化需求表达方式欠缺。为了增加我国公众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普及公共文化服务,发掘文化消费市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公众收入水平。
人民性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特征,具体体现为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服务型政府理念及人民根本利益在公共文化领域的贯彻落实。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根据供求关系、设施效能、服务针对性等问题,补充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素,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建设,要在处理好群众需求导向与核心价值观引领关系基础上,做好群众需求反馈的制度化...
当满足了基本层次的生活需求之后,文化需求满足自然而然也就成为公众民生的更高层次的期待乃至新的生长点。调查发现,当今中国,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硬件设施日益完善,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娱乐活动日益丰富,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程度日益提高。但在满足中国公众文化需求方面也存在行为上还不够自主,结果上还不够公平,思想上还不够自觉等突出问题。消除这些问题,在国家层面必须坚持尊重原...
根据省域乡村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排行结果,江苏乡村在各地横向比较测评中,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3位;在自身纵向对比测评中,2000~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5位,2005~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4位,2009~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8位。
根据省域乡村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排行结果,陕西乡村在各地横向比较测评中,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2位;在自身纵向对比测评中,2000~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13位,2005~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17位,2009~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25位。
2011年,甘肃城镇文化消费总量增长处于第24位,人均值增长处于第26位。景气评价排行结果:甘肃城镇在省域横向测评中,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13位;在自身纵向测评中,2000~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31位,2005~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29位,2010~2011年景气指数处于第16位。
公共需求的满足是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生产或采购获得公共物品后提供给居民实现的。越是现代社会,社会的组织形式越复杂,社会制度设计和构建越精细,公民个人的公共需求也越多;而只有在社会秩序构建越合理的地方,公民个人的创造性、生活目标以及种种私人需求才越容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而且也会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正确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本身就...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