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从战略层面、有效支持层面、学习和问责层面对OECD成员国与民间社会合作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总结。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家发展的制度环境还非常不完善,并没有将外交政策、援助政策、民间组织管理政策进行有效打通,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环境。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下,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只能是探索性的尝试。
本章将介绍未来国际发展合作的前景,如新兴国家的国际发展合作新模式、新方法和特点,以及目前国际发展合作的现状,探讨变化的动态如何影响未来的国际发展合作。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人权问题上进行了重大外交战略调整。之后中国开始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人权活动,在国际人权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一年来,中国在与国际人权条约机制的合作、与联合国人权机构的合作、参与国际人权对话和人权交流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2009~2010年,...
从各类发展援助机构的演变历程与现状来看,各国都在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国际环境,虽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但在长期实践中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国际发展援助机构的未来走向和长远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等新倡议,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中国的对外援助也逐渐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对...
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些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对不同年代曾经参加中国援外项目的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等方式,综合系统地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援外专家的派遣和管理等方面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将其与西方国家的援外专家项目进行比较,从而在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援外专家的群体镜像及总结中国援外专家派遣机制的背景、过程的同时,分析中国派遣援外专家的特点、特色及相对于西方国家援外专家派遣的...
自二战结束至20世纪末,国际发展援助的理论框架经历了现代化理论、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与新制度主义的迭代,本质上基于西方中心主义,试图通过对非西方世界的干预来同化非西方世界。进入21世纪,在从国际发展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的转变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理论变化,如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权利为基础的发展理论、治理理论等,这是国际发展合作实践在面临全球化进程中的新挑战以及反思...
当前,国际格局正发生深刻与复杂的变化,发达经济体呈下行趋势,美国正进行“重返亚太”战略调整,西亚北非局势仍不确定,地区安全挑战日趋严峻。上海合作组织秉持“上海精神”历经十二年发展,不断迎接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取得了丰富成果。新十年的开局年,北京峰会开启了本组织发展新阶段,制订了新的发展规划,组织构架更加稳固,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合作更加务实,组织建设发展进入快...
本文首先介绍国际发展合作格局的最新变化,然后评估技术合作在发展合作中的实践情况,接着总结受援国在技术合作方面的经验,最后梳理可供中国借鉴的技术合作经验。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