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报告针对当前我国国内消费的基本情况,提出在我国消费面临升级的重要阶段,实现中国第三次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分析了2009年的主要宏观政策,大胆预测了2010年的走势,最后从八个方面阐述了扩大消费需求与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建议。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协同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区域是由城市和农村组成的,城市承载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消费市场总量持续扩大。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7.7亿元,是1978年的近60倍,30年年均增长近15%。中国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并且是促进经济增长最稳定的力量。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不断增加。1996~2007年的10年间,中国城镇年人均消费支出涨幅约一倍。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将...
倡导科学消费理念,发现科学消费规律,探讨科学消费理论,使科学消费的理念和理论促进中国消费的扩展和提升,进而对整个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构建科学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并用新的消费模式去推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新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
工业化是一个区域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但基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工业化进程缓慢、工业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发展等现状和问题,需要重视民族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建设,在民族地区第二产业发展中,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研究是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江西城镇化走的是传统城镇化道路,着重城镇的外延式扩张。土地城镇化,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实现数量增长的目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农人口在城市加速集聚,江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江西城镇化逐渐由追求数量型向质量型、由传统型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