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徽州文化是指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徽州府设立以后直至民国,在当年徽州府所辖的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婺源六个县上发生与存在,以及由此发生而辐射、影响全国的典型封建民间文化。徽州文化伴随着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而崛起,随时代的进步而走向繁荣,并连同中国封建社会的消亡而衰落。徽州文化在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印刷出版、医药卫生、体育竞技、方言俚语...
本章主要介绍了2009~2010年间河南省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事件。
本篇分别介绍了河南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特色文化资源。
“十二五”时期,河南省文化建设快速推进:省十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新目标,《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颁布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16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文化产业发...
由于农村文化内容的丰富性,本文首先对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农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农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实质,在此基础上集中研究了农村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如何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农耕文明的传承保护和创新的问题。
2009年,围绕建设特色文化大市,榆林市委市政府从文化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文化活动、旅游资源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方面,加大力度推进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本报告以2009年为线索,系统梳理当年度榆林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客观分析榆林文化建设的成绩与制约因素,并对2010年榆林文化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2013年甘肃文化发展最主要的标志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项目获得国家批复并开始了实质性的建设;公共文化及文化产业结束了较为零散的发展格局,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提升了发展速度及水平;专家学者参与调查与评估的甘肃文化资源普查正深入进展;地域文化特色化建设水平有了突破性进展。本报告提出了2013年发展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是华夏文明之源,中华民族之根,与海内外华人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是海内外华人寻根拜祖之地。河南应充分发挥根文化的优势,以根文化助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