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粮食作物等水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加剧为各区域解决水资源配置问题带来了难题。虚拟水贸易战略正是各区域通过粮食作物等水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来解决水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问题。本书在测算近几年陕西省渭河流域虚拟水贸易足迹的基础上,构建了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测算体系,并实证分析了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影响因素。
《中国贸易业绩指数报告》(2000~2004)从出口优势、出口稳定性、出口规模和出口潜力四个方面,选取16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指标,构建了中国贸易业绩评价体系。并根据该评价体系对全国31个省市的贸易业绩进行了量化运算与名次排序,对帮助各级政府科学评价本地区的贸易业绩水平,进而对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健康、协调、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首先从涵义、使用方法以及作用和意义角度对贸易地图进行了详细介绍;接着分析了1999~2003年中国14类出口产品和出口国别的总体状况;最后分析了1999~2003年中国31省市14类出口产品和出口国别的状况。其旨在帮助企业制定贸易战略,形成世界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一直呈现动态增长趋势,货物出口总额已经由1990年的34490亿美元上升到2016年的321800亿美元。中国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进出口总额增幅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国际贸易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区域间生产要素配置以及产出效率差异,国际贸易也会...
该书介绍了气候智能型农业理念提出的国际环境,研究了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的理论依据和国际经验,深入探讨了中国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基础、条件和困难,提出了中国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的总体构想,重点研究了对内建立粮食安全体系、对外推动积极进取的农业贸易发展战略的形势及具体对策,并在战略措施和制度保障等方面为我国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提出了具体建议。
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畜牧业是这里社会经济的主体,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是其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内容。青藏高原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融合的地区,各民族对于这里的经济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作为这里的主体民族的藏族(即历史上的吐蕃),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不断汲取汉族等农耕的生产方式,使得这里的经济发展与内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同时,当时的这种...
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相继提出“中国决定扩大进口非洲商品特别是非资源类产品”,“中国将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非洲农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是非洲国家的主要创汇产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进一步挖掘对非农产品贸易潜力,不仅可以丰富中国进口产品来源、满足消费升级需要,又能优化自非进口结构,并提升非洲国家外汇收入和就业水平,助力构建中非人类命运共...
报告由“农村改革”、“组织与制度”、“农村金融”、“产业经济”、“农产品流通与贸易”、“农村公共品的供给”6个专栏共15篇论文构成。这些专栏概括了农村发展互相关联的突出问题,各篇论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成系统地阐述所涉及的专题,尤其是各篇论文的末尾增加专家点评,以便读者理解论文精髓,使该报告更集学术性、政策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更具创新性。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