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要求有国际条约,理由很简单:它是一个全球问题,充满了跨国的外部性。《京都议定书》——关于气候变化的第一个重要国际条约,只是一次蹩脚的尝试。它受到三个缺陷的困扰首先,议定书只强调了问题的一个向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没能改变导致外部性的激励因素。其次,议定书只对几个世纪形成的问题提供了短期的疗方。应对气候变化最终要在世界范围采用突破性的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是一个海陆疆复合的国家,是世界上周边关系最为复杂的国家,也是边疆问题最多最复杂的国家。中国自近代以来产生的边疆问题持续至今,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的“朝贡体系”遇到西方近代国家“条约体系”的冲击。东西方国家体系的撞击,给近代以来的中国边疆带来了巨大的问题。中国在这个剧烈的体系冲击中逐渐认识世界,适应世界,但是边疆问...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共同构成了发展中日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两国发展关系时应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该条约的签订不仅是当时两国关系的政治总结,而且标志着两国的友好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实现了两国人民和平友好的心愿,因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为《美洲六国关于政治庇护与避难的条约》,包括关于政治的庇护、关于在国外领土上的庇护、一般规定等。
本文梳理全球农业治理体系的概念与发展历程,阐明治理主体、规则及其演变,为理解全球治理的内涵提供框架。
欧洲已经朝着更加一体化的社会福利体系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福利覆盖的趋势发展了吗?答案很简短:是的。不过,这个答案要加上一个说明,并且还取决于诸如“一体化”、“社会福利体系”以及“欧洲”等概念是如何定义的。第一部分对这些定义进行了解释,并且追溯了整个欧洲社会福利体系的发展,希望通过详细的阐述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社会信用体系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一种长效管理机制。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进程不断明确提出的,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方针指引下逐步展开。其间,经过了初步规划、全面建设、不断完善等几个重要阶段,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就,但是,就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
生态治理是一种旨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鼓励政府、企业和公众多方参与且有着自然和人类良性互动关系的新型治理方式。它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构建现代化生态治理体系势在必行。本报告总结了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梳理了生态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发展沿革,从央地关系、制度改革、企业和公众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