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人的权利和尊严是人权的“构成性多元”要素,后者为前者提供道德支撑,是更隐性的价值标准。当前中国民众对人权的认知尚欠缺一种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自我审视和相互理解。大部分民众具有人性尊严的意识,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尊严,但这种认识容易受社会条件的影响而形成一种人格评价。民众更倾向于认同每个人享有尊严意味着获得他应得的那份尊重,但这同时要求人具备基本的道德品质并不断付出...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以空前力度铁腕反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人民群众是反腐败的重要依靠力量,系统考察人民群众关于腐败的认知、期待与评价极为重要。调查发现,我国民众对腐败内涵的认识较为宽泛和模糊,有将不属于腐败的行为“联想”为腐败的扩大化理解倾向。民众认为,我国腐败状况较为严重,以政治和行政领域为甚,“权力中间地带”的官员更易腐败,拜金...
社会参与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的公信力,以及民主制度的完善与实践,对社区邻里的改善、人际关系的增强、社会的建设都有影响。如何引导和规范社会参与已成为中国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本研究基于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凯迪数据中心社会心态调查(CASS-Kdnet Social Mentality Survey 2017)的大样本抽样调查数据,探讨中国当前的...
本文介绍《关于民众时代人权的大绿皮书》内容。利比亚人民遵循绿皮书,她将指引人类彻底摆脱个人、阶层、教派、部族、政党的统治,建立一个全体人民在权力、财富和武装上平等的自由的社会。
家庭结构是对家庭户类型和状态的反映,很大程度上能揭示家庭成员的居住偏好,特别是不同代际成员的关系水平,并对家庭的功能状况有所体现。家庭结构往往因时而变。其变动本质上受家庭成员的生存方式、婚姻和生育状况、流迁频度以及家庭财产的支配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与家庭所处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等环境有关,随着这些环境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中国当代社会正处于空前的变革和转...
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和人口转变交织在一起,家庭及其成员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深受影响,并在家庭结构及其代际关系、功能等方面表现出来。本课题以2010年“六普”数据长表1%抽样数据和“七省区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城乡基本家庭结构、二级家庭结构、网络家庭的最新状态和变动等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家庭结构变动的因素做了探讨,并尝试建立了家庭结构变动的...
本书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并通过与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比较,揭示中国当代家庭结构的最新状态及其变动特征;对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家庭结构的异同进行探讨,深入考察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中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对中国家庭结构的未来变动趋向做了尝试性预测。本书还借助“七省区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调查”数据,研究家庭核心化、小型...
社会舆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民众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各类矛盾问题集中凸显,舆情热点大多指向社会生活中的重点、难点、敏感问题和关键环节,并呈现现实问题与网络舆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态势。调查结果显示,民生问题仍是甘肃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如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住房、养老、医疗等,关注度排前,相关问题社会影响大、与...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