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民工迁移     检索到  1827  条相关信息

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均衡分布导致了中国制造业向沿海地区转移。农村低技能劳动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移民,而是民工,由于民工的工资率水平远低于城市低技能劳动力,民工消费结构中,有一半的收入用于消费农产品,农产品运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区域收入分配的差距越拉越大。通过建立模型和模型的模拟求解的方式,本文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成立,并提出了...

作者:程新章 出版时间:2006年09月

本书以新型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为基本背景,从城镇居民和农民工两个维度,聚焦农民工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接纳、落户与融入问题。从城镇居民角度,系统考察城镇居民的社会流动对外来人口歧视的影响机制;从农民工的角度,深入探讨影响迁移落户的个人、家庭、政策等因素;并深入分析城市融入的进程、影响因素与后果,得出了一系列结论,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有关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

作者:聂伟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从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农民工已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过,受制于户籍等约束,农民工很难在城市安家定居,也难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养老、教育、医疗等基本保障,形成了独特的往返于城乡之间...

作者:明娟 王子成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进行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体制改革,现正向着广度和深度发展。这种全面改革已经给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气和新的变化,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迈出了新的一步。本文试就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影响,作一粗浅的分析。

作者:沙吉才 出版时间:1987年12月

本文在对已有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和扩展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得出了乡城劳动力迁移与农村人力资本提升在理论上的一般强相关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乡城劳动力迁移能够提高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从而促进农业部门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就是说,此时的农业部门自身具有内在的人力资本提升机制。然而,要对我国乡城劳动力迁移与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需要着眼于我国的现实情况...

作者:孙燕铭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面对新的挑战,政府也在不断尝试采用新的政策制度,消除人口流动障碍,并试图放宽流动人口子女在城镇接受基础教育的限制。例如上文提到的取消进城务工子女的借读费及个别城市针对进城务工子女就学所采取的教育券等补贴措施,以及逐步扩大“两免一补”覆盖范围等政策,都表明地方政府正在从制度支持的角度,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动,消除“城乡分割”状态。根据第二章的理论观点,地方政府在实...

作者:余漫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本报告是对江门市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通过图表分析数据来对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了针对外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相关建议。

作者:李荣合 谢珊珊 出版时间:2007年08月

文章首先回顾了民工流动的历程。其次,分析了1995年以来农民工在新阶段的基本表现。第三,文章分析了民工流动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后,文章做出分析预测。

作者:赵树凯 出版时间:1998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