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民有资本     检索到  48055  条相关信息

经济学的生产模型指定的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乡土社会的重新塑造。尽管政府在不遗余力地推行有利于这种生产模型的各项制度改革,但我们从黄村的个案可以看到,这种生产模型正在接受乡土机制的反向改造,而在对生产的改造过程中,土地所蕴含的文化特色正在使已经失衡的乡村生产方式回到正轨。

作者:陈靖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教”与“学”本是一个组合体。二者不能分离。因而本章主要探讨一些老所学的内容,以及社会应当如何支持老所学。“活到老、学到老”是人尽皆知的一句老话。社会也为离退休的老年人创造了学习条件。社会上以及许多单位都设立了老年大学,以及各种培训班,而老年大学所教授的内容大多侧重于琴棋书画。无疑这些都使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多姿多彩。不难理解,当老年人退休之后,从逻辑上理解...

作者:曾庆敏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本章首先简要评述社会资本的定义与量度方法,再探讨社会资本在国际扶贫开发的政策应用及经验,接下来回顾中国扶贫开发的模式演变以及社会资本扶贫开发的政策应用,最后探讨社会资本扶贫开发国内外经验对中国扶贫政策创新的启示意义。

作者:刘敏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本章介绍能源与原材料。主要是从资本货物、交通运输、建筑产品、机械制造、电器设备等方面进行介绍。内容涉及行业介绍、行业宏观统计分析、行业聚集程度分析、行业优势区域分析等。

作者:陈昊旻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本文分别对号营村蔬菜种植、小建筑包工、经商贸易三种主要生计方式的演进进行考察,并从村民与土地、市场的关系变迁中凸显生计教育的内涵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聚焦生计实践与村庄共同体的关系,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实态与村庄共同体的同构性变化前提下,讨论号营村三种主要生计方式所蕴含的文化和社会价值等问题。

作者:陈斌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农民不仅仅是农村生活中的成员,更主要的是能动的社会主体。因此,农民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采取自主的行动,这种 行动反过来又在改变着社会的结构。因此,本研究试图了解地方行动者生活世界中的行动过程,通过描述、分析来理解和探讨农民作为地方行动者的能动性的发挥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多样性的行动来运用其地方性的知识实现其日常生活的延续的。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本文通过对皖北黄村的考察,以实地案例分析资本下乡、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及其所关联的问题。本文指出,资本下乡推动土地流转,进而形成规模化农场进行农业生产时,就会出现外来资本与大户退出生产环节,追逐具有更高利润的环节进而控制农业生产的情景,农业种植的低效特征并没有因资本下乡的遭遇而发生改变,反而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在我国,农业的超大规模经营既不符合资本...

作者:陈靖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德阳文化产业的丰厚资源,德阳既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工业城市,又是一座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城市,不仅有遗迹众多的儒家文化,传颂千年的孝道文化,遗踪遍布的三国陈迹,工艺独特的绵竹年画,还有体现时代特征的黄继光文化,反映时代要求的德阳精神,更神秘而魅力无穷的三星堆文化,共同形成了德阳丰富的文化资源,既源远流长,又丰富多彩。近年来德阳文化产业面临难得机遇,...

作者:郝跃南 徐春城 出版时间:2006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