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水源涵养     检索到  2006  条相关信息

积极培育水源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水源区乃至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问题,而且还将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水源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工业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模式与产业集群模式,本文我们结合水源区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典型地区予以详细说明。

作者:郭荣朝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来源:《吉林水利》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水源涵养区;精准脱贫;绿水青山;接坝地区

所谓生态是指自然界生物(人类与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状态。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

作者:郭光磊 蒋洪昉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关键词:

沟域经济在产业布局上,实行以点成线、以线带面、融合发展。沟域经济的发展与演化是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其以当地某一特殊资源为依托,在龙头企业带动下逐渐形成产业集聚的经济外部性。通过对三条典型沟域产业空间布局及优化路径的梳理与分析,总结出沟域经济产业空间布局的特征。

作者:郭光磊 蒋洪昉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关键词:

本报告是对密云水库水源保护的“十五”综述与“十一五”战略规划的介绍。报告首先对“十五”期间密云水库水源区保护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介绍,其次分析了库区水源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加大水源保护力度的措施,同时指出深化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最后是对“十一五”时期首都水源区发展的重点措施的说明。

作者:密云水库水源保护研究课题组 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本文内容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城镇化进程、水源区城镇化现状、水源区城镇化趋势、水源区城镇空间重组分析、水源区城镇化分区导引策略分析。

作者:郭荣朝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资源丰富,尤其是生物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其旅游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水源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作者:郭荣朝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水源区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新农村规划建设将成为水源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水源区面积辽阔,对村庄进行全面实地踏勘的工作量相当巨大,因此,本文主要以西峡县域为例对水源区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郭荣朝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