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治理策略     检索到  25807  条相关信息

解决荒漠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缓和人地关系,减轻人类社会对土地 的生态压力。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能动性的理论,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是最积极的因素,因而也应该成为解决荒漠化问题的主要力量。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也表明,荒漠化问题的真正解决,有赖于调动人的能动性。

作者:宋迎昌 黄顺江 李红玉 刘治彦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既然荒漠化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结果,那么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尊重自然规律,从约束人类自身经济活动行为出发,从战略角度治理荒漠化问题。分析土地承载能力,“统筹规划、因地载人”。发挥多学科优势,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多视角制定荒漠化治理规划和应采取的综合措施。

作者:宋迎昌 黄顺江 李红玉 刘治彦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贫困治理;贫困代际传递;家庭减贫;家庭策略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社会资本;关系贫困;反贫困;策略

十九大以来国家启动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进程,这已经成为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强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核心议题,强调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加强现代化治理能力是未来工作的重点。吉林省科技创新着力进行治理能力优化工作,从“管理”向“治理”转变,有力激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能,进一步进行区域科技创新治理机制的深...

作者:徐嘉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在后脱贫时代,面临贫困治理形态发展变迁的现实,要彻底消除因生存空间置换后儿童个体发展需要所带来的“新贫困”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儿童相对贫困治理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具体实施路径的有机结合,并适时转向新发展主义理念指导下的福利治理逻辑。因此,基于前文对易地扶贫搬迁儿童相对贫困多维测度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论,本文拟立足福利治理理论分析框架,探索建立涵盖“制度设计—工具选择...

作者:郭真华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我国荒漠辽阔,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治理荒漠化卓有成效的国家。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也对优美生态环境提出了热切期盼。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荒漠化治理模式,变“治沙”为“治人”,重在调节人的环境行为,并通过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来降低总体的生态负荷,从而为退化土地休养生息创造条件,促使其自然恢复和提升生态机能,以...

作者:黄顺江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来源:《行政论坛》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组织抽调;治理均衡;资源输入;赋能行政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