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起源于社会分层理论。一般认为,中等收入群体指收入为中等的人群,且其应具有一定的生活标准。不过,无论是官方还是学界,各方提到的“中等收入群体”虽然名称相同,但具体测度的标准差别较大。学者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设定并不局限于收入方面,多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和指标应用便利性,不过,以收入(绝对收入或相对收入)为单一维度的测度标准仍然最为广泛。此外,也有...
本文首先介绍了贫困标准定义的发展,然后介绍了我国农村贫困标准测算方法,最后介绍了贫困监测方法。
本文将研究的问题是:在中国于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进入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如何制定相对贫困标准?具体问题包括:第一,中国的相对贫困标准是基于收入或消费的一维相对贫困标准还是多维相对贫困标准?第二,中国的相对贫困标准是否应该像一些学者所说的那样,以中位数收入一定比例作为相对贫困标准,并逐步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接轨?第三,如果采用多维相对贫...
我们从定义中发现,对于中等收入陷阱测度,长期不能达到高收入水平即收敛到高收入国家群,是一个无可争议的硬性指标,但对于精确把握和测度这个概念尚显不足;而相比之下,“经济增长停滞期”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指标。后发国家在各个收入阶段滞留时间的长短,关乎其将要分化到哪一个阶段的重要因素,也是其是否能够跨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首先要确定区分各个收入阶段的阈...
在阿马蒂亚?森的理论和贫困指标体系出现之前,对贫困的测度是比较简单和直观的,而且也一直没能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当时评价贫困的指标比较单一,较早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学者科拉多?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森提出了贫困度量的核心公理。森认为的贫困度量方法应该满足单调性公理、弱传递性公理和核心公理。其思...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