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首先,本文主要从企业的经济属性出发,通过案例,讨论了以产业联结参与乡村振兴方面的内容,阐述了“消费扶贫”、品牌建设等创新型市场方式。其次,本文引入案例讲述了扶贫车间联结、扶贫企业“抱团”联合与产业地区嵌入性、就近城镇化就近就业等企业推动乡村发展的方式。最后,本文分析了企业易地扶贫与产业扶贫面临的一些困境与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从2007~2009年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情况。
中国小额信贷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借鉴国际经验进行的小额信贷扶贫实践,这些实践活动最初都是以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形式进行的。为了能够长期向低收入人口提供融资服务,20世纪末小额信贷项目开始机构化,出现了专门从事扶贫的小额信贷机构。由于小额信贷资金基本上都是来自国内外公益捐赠和政府扶贫专项资金,这些机构都采用了非政府组织的形式,如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
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十分普遍而又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本报告从相关理论研究和全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入手,通过对若干企业访谈调查,梳理出甘肃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融资政策环境趋于改善,但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融资少、融资短等现状,并从企业经营者视角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甘肃省农企业把握“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借助独特的通道功能和枢纽作用,农产品资源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境外农业投资区域逐步拓展、主营业务类别多样、投资规模逐年增加,农产品贸易在全省对外贸易活动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出口目标市场多元化拓展;同时,涉外农业企业综合实力不强、境内支持政策少、境外限制条件多等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营和境外业务的稳定开展。基于此,本...
《巴黎协定》提出温升控制目标后,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超过130个国家以立法、公开宣示等方式提出碳中和目标,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企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创新者、实施者。面对外部政策压力、碳定价机制及投融资环境变化,碳中和成为企业构建长期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本文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典型行业企业的碳中和...
陕西省将2018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指标体系,出台了《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对标《陕西省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行动方案》,各地市、县(区)都出台了各自的行动方案,与驻地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优化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积极探索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企业直接融资。同时,我省在...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