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所能带来的外部社会生态收益是各级政府推广这一技术的根本动力,也正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以及利益反馈机制的缺失或不完善,技术采用成本收益间的扭曲关系无法得到解决,从而阻碍了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的大范围推广。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基地。松花江流域穿越东北粮食的主产区,流域内的水利灌溉发展决定着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从松花江流域灌溉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在灌溉方面的成效,同时针对现在发展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首先,从宏观视角阐述了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历史沿革,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未来发展趋势。其次,利用甘肃省1014个微观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对样本区域农户接受政府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和技术采用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政府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与农户技术采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约有3亿亩农田受到干旱风险的冲击,全国半数以上的城市面临水资源危机,干旱缺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这使中央政府认识到,解决农业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在全国范围内节约农业灌溉用水。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并要求各部门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来抓,力求大幅提升灌溉...
提升节水灌溉技术补贴政策的激励效果,使更多的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积极主动地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是本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本书的第三章,我们探讨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我们实证分析了现行补贴政策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激励效果,第五、第六章我们分别测算了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全成本与全收益,第七章我们进一步揭示了农户对节...
水资源短缺日益影响着中国的粮食安全。不过, 中国的渠系水利用系数①却较低。一些观点认为, 其原因并不在于缺乏灌溉节水技术, 而是因为灌溉水价低, 灌溉用水户及灌区缺少节约用水的经济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 提高水价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居民的水商品意识, 还可以解决供水单位日益严重的经济亏损问题。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