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这里所谓“片断”,乃是做哲学的理解:“片”为“碎片”,“断”为“断裂”,都是上个世纪以来欧洲—特别是法国激进哲学家提出的问题,亦即“后现代”思潮探讨的问题。本文作为题目,尚有说明本文只是“零星”“不成系统”感想的通常意思在内。
1952~1977年的近30年间,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历史调查、编写书稿和写调查报告的。以下“参加黑水战役”、“凉山见闻”、“平息西藏叛乱前后”,几段经历以及深入察隅、错那、墨脱等县的不少生活片断,皆令我终生难忘,至今萦绕脑际。
本章章通过考察村庄所在的公社被安徽省委确定为包产到户试点的过程,具体展现改革派领导如何将群众的意愿发动、凝聚和建构起来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面对的科层制压力及其化解。这也是对国家不同片断嵌入社会治理的具体环节中的种种实践形态的考察。
1957年5月9日~7月8日,我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驻内蒙东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鄂伦春族分组的成员,同该组同志一起,曾到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努图克(区)托高鲁和讷门高鲁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社会历史调查。这是当时全国鄂伦春族地区仅存的两个尚未定居的游猎的地域公社。这次调查,到现在整整过去40个年头,然而40年前在这两个游猎公社生活的情景,仍...
在目前所见的众多《国语》注本中,以三国时吴国的韦昭注本为最早,韦注保存了现已亡佚的东汉郑众、贾逵、虞翻、唐固及周氏等注本的片断,还以“或曰”、“说云”、“一说”等法称引、保留汉魏异说31处,因而更平添了其文献学价值,后来之治《国语》者,莫不取径韦注。但《国语》一书体例庞杂,涉及面广,与同期的经书相比,相关的研究积累少之又少,故而韦注仍难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
我从50年代到90年代,先后参加过对黎、藏、彝、基诺等四个民族的实地民族调查。其中,70年代后期被派赴川、黔、滇三省彝区对彝族进行调查,是为了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共四川省委联合发起并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一书的任务。此书已由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5月出版。70年代末我被派赴云南参加对基诺人的调查,是为了完成国家提出的给基诺人进行民族识别这一...
本文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刘艳文听张萍教授学术报告的心得体会。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