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牧民子女     检索到  7925  条相关信息

川西北职业教育,既是一个独立的惠民计划,也是定居工程的组成部分。解决草地就业和改善人口素质结构,可以看作定居工程的配套措施。为此,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学者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进行了立项研究。该课题组通过问卷、座谈、深度访谈等多种形式,先后对成都市区、温江、郫县、广元等地的多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从多个维度对四川“9+3教育计划”实施现状进行了测试和分...

作者:文艳林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来源:中国敖汉网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敖汉旗 捐助活动 牧民群众 困难牧民 生活

关于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的。他认为,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而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另一个表现,生活方式影响生产方式并反作用于生产方式。因此生活方式是用来界定其他社会现象、区别不同阶级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后来韦伯和凡勃伦在马克思定义的基础上,把生活方式引进社会学视野进行研究,并逐渐将生活方...

作者: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关键词:

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草原经历了灾害多发的10年,连续多年的干旱、沙尘暴、雪灾和冻灾等都普遍发生在草原牧区。虽然干旱区年平均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称为干旱区,在200~500毫米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区,研究者一般将这两类地区统称为干旱区(dry land)。干旱区水资源的稀缺和不可靠性导致人畜用水和植物生产用水都具有极强的变化性(Anderson et ...

作者: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关键词:

本文是笔者在锡林浩特附近一个嘎查所做的调查的报告。在这项研究中笔者发现,与许多流行的看法不同,这个嘎查的定居发生在1970年代末期牲畜数量最少而非最多的时候;1990年代以后,嘎查的人口在逐渐外迁,留在本嘎查内的人口在减少,但是牲畜数量并没有因此减少。承包可以使草原落实到户,但是落实到户以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自然排除外来人口对草原的破坏。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

作者:王晓毅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本文描述了生态移民如何从政策到实践的过程,在实证材料的基础上讨论了该政策如何对畜牧业产生影响及其意味着什么。文章一开始, 作者便通过澄清其背景、 政策目标和定义, 对生态移民进行了情境化描述。 然后她考察了 “生态移民” 如何在苏木 (牧区小镇) 得到实施的, 该苏木由4个嘎查 (牧区村庄) 组成。 通过在微观层面探讨该过 程, 作者根据社会科学理论提供了定...

作者:张倩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川西北藏区牧民定居工程源自四川地方政府从2009年制订并实施的“牧民定居和帐篷新生活行动计划”。这个工程包含两个部分,即“定居”和“帐篷新生活”。前一个的重点是定居点建设,后一个的重点在于提高游牧生产生活质量。地方政府考虑到定居工程的渐进性和长期性,故在实施定居工程的同时,也考虑到了游牧可能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等现实问题。两个方面一并推进,试图解决定居中的游牧...

作者:文艳林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关于家庭的分类主要从家庭经济结构、人员文化素质及人员构成、人员之间的关系、人员的社会关系及社会地位、外来户或原住民等来考察。本章是邛西镇热多村的分类调查。

作者:文艳林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