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现代城市社区     检索到  49009  条相关信息

本文从现有城市社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片面认识出发,以新型物业小区为原型指出现代城市社区具有“双重二元性”,亦即“共同体与社会的二元性”和“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性”。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述了新型社区发展的中国路径所具有的六个方面显著特点。现代城市社区的双重二元性及其发展的中国路径特点无论对于社区建设实践还是社区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林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章介绍了社区治理遇到的问题:“公地灾难”趋于成真,资源价值的降低与社区治理的困境,与污染相关的环境治理问题,政府权力介入时的扭曲,社区资源的内部分配与纠纷调解。

作者:陶传进 出版时间:2005年05月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在组织建设、民主与自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同时在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认为应从社区多元治理,社区内制度性和非制度性规范建设,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社区工作的专业化,建立社区社会支持网络等层面促进西部地区城市社区的新发展。

作者: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研究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分化的显著标志是,单位作用不断弱化,社区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社区已成为政府努力探索、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东北城市社区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从东北城市社区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加以阐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便使东北城市社区更好地发展。

作者:卜长莉 张荣艳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来源:南部县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11-02
关键字:南部县 现代山水城市 交通体系

乍看之下,公共领域、公民社会与城市社区似乎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其实不然。它们作为市民生活世界的场所,都是利益集聚与诉求的共同体。社区要自治,前提是应该有一个具有共同利益和公共意志,且独立自主的空间与领域:否则,自治是缺乏土壤的。

作者:董小燕 出版时间:2010年06月

本书以“公共领域”与公民社会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现代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营造与城市社区自治的内在关系。通过对社区概念的辨析、社区自治理念的内涵、社区自治组织的特性与作用、社区参与的模式与机制、社区自治中与的政府角色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等问题的梳理与分析,讨论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现实途径。对目前我国社区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的思考与回应。

作者:董小燕 出版时间:2010年06月

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政府的主动推动和公民参与行动的良好合作,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受到高度关注。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基于对社区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项目的实证分析,分别从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意愿、方式和社区自组织发挥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项目开展过程中表现出公民参与率较高、公民的参与动机与利益...

作者:唐桂娟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