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1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西湖大学正式设立。当年10月,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浙江杭州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从此诞生。西湖大学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办学定位,西湖教育基金会是学校的举办者和主要经费支持者。“基金会办大学”模式的落地,在教育界和公益慈善界都极具开创意义。
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问题,学术界产生了不同的理论。现代化理论处于发展理论的第一阶段,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在对欧美现代化发展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试图将欧美的经验推广到发展中国家。这一时期,在美国政府和一些私营机构的慷慨资助下,新一代的美国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大学创业人才培养之现状、困难及对策。首先,介绍了我国大学创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大学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困难。最后,提出发展大学创业人才培养之基本对策。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治理的现代转型与研究框架,然后介绍了精准扶贫中现代治理转型的研究现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围绕农村金融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鲜明的学术观点。但由于农村金融制度本身内容的复杂性引发的学术讨论较多,所以难以做到全面分析。因此,本文主要对学者们70年来针对农村金融制度讨论较为热烈的四个问题,即“农村金融制度的贡献”“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农村金融的供求关系”“农村合作金融”进行了系统...
土地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启的”。农村土地制度扮演着协调土地与农民关系的媒介角色,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产经营状态,更牵涉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术界围绕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宏观层面主要是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历程...
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对民办高等院校的强烈诉求,是教育改革的着重点和关键点,更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前进方向。河南民办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本文对河南民办高等院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实践进行回顾与梳理,对民办应用型大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技术与职业教育是支撑现代文明和经济与社会发展复杂结构的前提条件,技术与职业教育符合个人和社会发展这个总的目的。在我国,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