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章从优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意义、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因素、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路径四个方面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优化进行了分析。
首先,本文介绍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这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的界定。其次,本文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框架、研究方法和数据的来源。最后,阐述了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应用对策的创新。
本文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理论分析。首先,本文将农业生产性服务看作具有管理和协调功能的中间投入,通过构建一个数理模型,分析了农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互动作用机制。其次,本文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借鉴Bretschger(1999)的内生增长模型和Arrow(1962)的干中学思想,建立了一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模型,试图做出一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的...
本文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借鉴。首先,本文强调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其次,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美国、日本、巴西及荷兰等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总结了国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的有益启示。
本文为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及生产率变迁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并论述了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征及不合理的现状,最终从政策、市场、金融、物流、信息等角度提出了优化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措施。其次,本文利用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估算了中国2004~2014年农业生产性服...
已有研究在探讨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成因时,主要关注农村居民的个体与家庭特征、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经济政策、地域因素、非农收入、人口流动,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机会不均等、腐败、基层民主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环境保护政策、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善等(陈建东,2012;孙敬水,2013;薛宝贵、何炼成,2015)。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成因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地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工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河南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其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河南工业经济结构转型的对策建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