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皖江     检索到  13  条相关信息

横贯安徽东西800里的皖江,是连接长江中游和下游的重要渠道,是安徽崛起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托。而合肥经济圈位于安徽省的中部地带,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枢纽,是长三角纵深发展的腹地,具有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资本和技术转移的先发优势。合肥经济圈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对接,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接,有利于...

作者:王开玉 司海云 王文燕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安徽省是我国正加快崛起的经济欠发达省份,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目前的安徽,站在从量变到质变、脱颖而出的新起点上。安徽要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冲刺全国第一方阵,关键是把实现的路径确定好。在创新的新时代,安徽的赶超就是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注重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实现安徽的后发赶超。

作者:吕连生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本文首先提出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基本思路,然后介绍了环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发展情况,然后分析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布局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最后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的网络建设进行了规划。

作者:朱翔 徐美 吴智琴 谭璟 胡清波 向兰 杨华旗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全国首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打造以长江为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宣城和滁州为两翼的产业布局。横贯安徽东西800里的皖江,是连接长江中游和下游的重要渠道,是安徽崛起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皖江城市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托。安徽正举全省之力,把皖江城市带打造成为集聚产业、...

作者:王开玉 司海云 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十一五”期间,中国城市群快速崛起。一方面,城市群规模迅速壮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另一方面,城市群发展渐趋成熟,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城市群为主导、省区城市群为主体、地方城市群为补充的三级城市群体系。“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群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崛起的良好态势,并将初现四大区域板块和沿海城市带的雏形。

作者:黄顺江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中部地区形成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6个新兴城市群。实现中部崛起,必须促进中部地区城镇化协调有序发展,形成区域内部城镇等级协调合理、结构完善、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共同发展格局。在对中部地区城市群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中部6大城市群内部和外部空间形态、整合城镇群空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者:朱哲学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的过程中,重化工业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另外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皖江要先行,因此打造皖江重化工业基地的突破口在江北。

作者:宋国权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本文首先回顾梳理了安徽省自然地理概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接着分析了安徽省在中部崛起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最后思考并提出了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

作者:谢培秀 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