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巴黎协定》提出温升控制目标后,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超过130个国家以立法、公开宣示等方式提出碳中和目标,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企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创新者、实施者。面对外部政策压力、碳定价机制及投融资环境变化,碳中和成为企业构建长期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本文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典型行业企业的碳中和...
2020年9月22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国际重大场合和中央重要会议上宣示部署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迈向碳中和的转型行动正在成为一场关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持续繁荣的系统性变革。如何更好地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是当前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国际形势、国家战略和IAMC模型情景研究入手,总结和探讨了我国碳...
交通部门在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有较大比重且其排放量仍在迅速增加,因此中国交通部门亟待低碳转型。本文分析了中国交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主要特点,结合已有国家政策、目标和以往研究,给出交通部门的碳中和发展路径。中国需要在交通运输结构、替代燃料技术和能效提高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以实现2060年近零排放。碳中和目标下中国交通部门应力争2030年之前碳达峰,并在20...
本文为《碳中和产业路线》一书的附录,整理收录有国家出台碳中和、碳达峰、绿色发展等主题政策文件、领导人讲话原文共10份,包括《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等。
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无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其中,美国作为全球累计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人均碳排放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3倍。相比而言,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目前人均碳排放量不及美国的一半,人均历史累计排放量约为美国的1/8。数据显示,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历史最高值为人均23.44吨,2018...
建筑部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建筑部门直接碳排放近年来进入平台期,但总排放仍在快速增长;此外,建筑建造建材和运行过程制冷剂泄漏也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要满足未来低碳发展目标要求,建筑应实现“需求合理、结构优化、负载柔性”。基于对不同部门减排途径的梳理,我国建筑部门未来发展需在建筑节能推进、电气化与负载柔性化提升、农村能源改革、北...
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绿色发展已成为甘肃的重要任务之一。“十三五”以来,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碳强度累计下降率完成情况排全国第三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不断提高。近年来,全省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加速转型,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不断提高,节能降碳成效突出。为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甘肃要实施差异化的降碳路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向世界的庄严承诺,黄河流域要严格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导向,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于以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三对”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向着绿色转型全面发展、能源向着绿色低碳发展,深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从黄河流域碳达峰的基础条件看,黄河流域人口较多,碳排放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