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碳排放测算     检索到  13298  条相关信息

本文首先使用中国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日本2000年、2005年投入产出表,对中日两国主要贸易产品的强度进行了测算。然后选取典型产品,采用行业面板数据对中日两国的货物贸易与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对日本主要出口的产品中,除钢铁及其制品外,其他产品的强度均高于日本;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越强,其强度越高,而日本出口产品的竞...

作者:赵忠秀 王苒 闫云凤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县(市)域收支平衡情况是研究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小尺度碳源与汇估算过程中,必须强调他们之间的可比性,应尽可能地选择可比性较强的同类型区,以实测值为依据,否则将严重影响排放的估算精度。

作者:郭荣朝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上一章我们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人均GDP)进行了实证研究,但考虑到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二氧化碳与煤炭消费之间的关联性,本章将对煤炭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排放强度的研究。

作者:方行明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文分析农业排放时空格局和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并结合IPCC核算框架和我国省级排放清单指南,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农业排放测算体系。

作者:何艳秋 周作昂 陈柔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已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战略。同时,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正在经历转型。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我国居民消费很可能会陷入高消费、高排放的发展路径,从而加剧目前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和排放峰值问题。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居民消费排放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总结了我国居民消费排放的现状...

作者:刘长松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碳排放形势十分严峻,产业结构变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对排放增加或减少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排放模型和LMDI分解方法、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其次通过LMDI因素分析结果,分析了影响中国排放的因素;最后,则谈到了未来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排放的影响。

作者:郭朝先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家庭引致消费排放直接连接需求侧和供给侧,除了是低碳消费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引发低经济内在发展动力的关键阀门。本文从定量分析视角验证引致消费对低消费的重要性及政策价值。本文研究内容共分为三节,第一节研究引致消费排放的定义及内容结构,第二节对我国引致消费排放进行估算,第三节分析引致消费排放的价值。

作者:崔风暴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报告采用GDIM模型对吉林省工业及分行业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并提出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吉林省工业排放量的总体趋势为先增长后下降,其中煤产品的贡献率最高,达50%以上,分行业部门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排放量最大。从影响因素来看,投资规模、产出规模和能耗规模对工业排放具有明显的促增效应,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则是碳排放减少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杰 刘鉴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