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的建立、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资源配置和利益格局在新的社会转型中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全国情况一样,永州市各个阶层之间的流动与变化呈现出与20世纪80年代完全不同的状况。
柳州是一个工业城市,产业工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制的基本完成,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人身份的改变,加上行政区划的变化,城市的迅速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壮大,柳州市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
清末民初的中国城市社会处于近代工业化、城市化的高潮阶段,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到1897~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沿海沿江城市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引发了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的剧烈变动,传统社会中的社会阶层急剧分化,新的社会阶层不断产生,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花了几百年才出现的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在清末民初的中国城市社会已经初步显现...
本文聚焦于教育在再生产中的作用,按照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两个板块,围绕教育分层和教育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展开,对国外和国内学界关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
在社会学者的话语中,“社会分层”是一个“描述社会不平等的系统结构的一般术语”(克朗普顿,2011:13)。分层的维度有多种,而阶级、地位群体与职业是其中最具竞争性的研究视角和概念工具。如果说马克思的引介与系统阐述使“阶级”成为分层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析概念的话,那么韦伯的著名论文《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阶级、地位和政党》则赋予阶级、地位群体、政党权力这几大议题在...
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社会身份分层体制的重大变迁。其次就贫富差距与社会稳定、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社会中心群体与边缘群体、社会利益群体、社会精英群体、社会中间层群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本书从客观和主观的双重维度呈现社会分层研究中的一系列重要发现。客观维度方面,主要从阶级阶层结构、中产阶层、性别不平等、科学界分层等探讨转型时期的中国不同领域的社会分化与不平等问题。主观维度方面,主要从分配观念、阶层认同、地位流动主观影响等入手,揭示客观社会变迁和社会分化在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反映。本书的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社会治理、社会稳定尤其是社会安全阀...
本文重点对孝感市的社会阶层和社会流动情况进行介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社会阶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是农业劳动阶层大幅下降;二是个体业者、私营业主阶层大幅上升。阶层差异的存在导致社会阶层流动现象的产生,其中代际流动要高于代内流动。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