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社会后果     检索到  58088  条相关信息

社会流动研究的主导性议题大多围绕其客观维度展开,即通过流动表分析反映社会机会结构的开放性与封闭性程度,而本章我们要讨论的“流动的影响及后果”议题作为流动研究的一个支脉,可以看作对其主观维度的探讨,因为它涉及社会流动经历对于流动者心理体验、文化适应、价值融入等主观层面影响的问题。西方学界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与后果”这一主题有着广泛而持续的关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

作者:秦广强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本章我们将进行一个背景性的考察,来探讨农业生产如何在集体化时期成为国家权力的重要运作领域;农民对这种治理方式的反应,及其给国家行动带来的后果。正是在集体化末期国家-农民关系陷入僵局的背景下,上述层级治理网络的重要意义才得以凸显。

作者:李洁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消费实践的社会形式变迁及其社会后果,借助齐美尔的“文化灾难”以及乔治里兹的“虚无之物”等分析工具,将当代旅游消费作为具体对象对旅游现象的消费社会形式进行解读。旅游消费的社会形式不同,其中的具体内容也有很大差异,由此造成的个人、群体和组织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更是差异迥然。同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消费领域发生了迅速、重大的转变,中国社会几乎在快步...

作者:张敦福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本文通过分析集体遗产、“集体积累”等方面概况,试图观察财税制度在基层的实际运行情况及其造成的种种社会后果,特别是它对于强化基层政权财政权力的关系,以及这些权力不受限制的结果。

作者:张静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日趋智能化,从机械机器人到仿生机器人再到类人机器人的发展,其背后体现了人类对人造生命的高层次需求,本文从马克思学派对技术发展的批判视角,剖析人与技术互构的产物——机器人,其发展中的人类需求逻辑及所带来的社会性后果。在现有文献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聚焦生产与生活两大领域的机器人“类人化”实践,发现在控制论影响下,将机器人和人类类同为生命的信息...

作者:赵璐 涂真 刘松吟 徐清源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关系密集型市场何以形成,又带来怎样的后果?笔者尝试从房地产市场的两个显著特性入手来加以阐明:其一,房地产市场属于资金密集型市场;其二,房地产市场属于深度嵌入型市场。资金密集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发育和发展初期的资金短缺,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房地产行业内部的运行紧张;而深度嵌入则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易于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制约。二者构成了我们分析中国房地产市...

作者:李林艳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有资格参与市场经营的特殊法人,在一般的民法体系中可以被看作与企业或社团并列的“合作社”,但在社会学的视野中,它的面目依然是模糊的。社会学界对于这种新型组织的研究重心仅局限于这种经济组织中的非经济因素,比如习俗、关系网络、信任、整合或其他文化问题,而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我们应该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这类组织?或者说,作为社会学...

作者:熊万胜 仝志辉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关键词:

南芒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分为坝区的水田稻作农业和山区的刀耕火种农业两种典型方式。20世纪50年代后,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发生转变。特别是以刀耕火种为代表的山区农业方式的转变最为明显,这种转变对生态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笔者将梳理作为一种传统地方知识的刀耕火种农业的运作机制和其蕴含的生态知识,展现传统时期人对自然的认知与适应情况。

作者:耿言虎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