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社会商业网站     检索到  57815  条相关信息

文章主要介绍了网络信息业的发展概况,ISP与ICP的较量中盘,国内用户状况,国内网站资源概况,新闻网站异军突起,商业网站,未来中国网络信息业的发展趋势。

作者:范新宇 出版时间:2002年02月

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为人们带来便捷的生活和海量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等问题。在互联网的治理上,陕西初步形成了规范化的工作制度和网民意见收集反馈机制,但是在治理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难点,本文提出,加强互联网治理,要树立“以疏通代替封堵”的治理理念,建立“依法治网”的治理手段,形成“共同治理”的治理模式。

作者:田丽丽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有了政府主导,对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制定了规划、政策,培育了市场,加大了投入,谁来具体执行呢?当然是社会。但是社会是具体的,是应该看得见摸得着的。所谓社会,就是泛指由共同机构、组织和设施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与老年人生活有关的组织都可以被认为是老年人所理解的社会。在我国,单位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尤其是现在的城市老人,这些老人原来所工...

作者:曾庆敏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曾以此概括传统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用以区别于当时在城市正在新孕育的“很特殊的社会”(1999d:316)。在乡土社会中,社会分化不仅存在,而且比较严重。地主与农民,尤其是雇农间土地占有极其不平衡,即是例证。“家族政治”“长老统治”等,则是政治权力上社会分层的表现。此外,“文字造下了阶级”的现象说明(1999d:4...

作者: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关键词:

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三大基础之一。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初步形成,覆盖人数逐步增多,整体水平持续提高,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也要看到,社会救助事业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比如造成贫...

作者:邹东涛 李欣欣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本书主要分析了2006年上海市的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情况,分别从社会结构、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介绍分析,为上海市的下一步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

作者:孙克勤 卢汉龙 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袁方主编,胡健颖、吴军副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9月,430千字。

作者:刘爱玉 出版时间:2000年10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的建立、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资源配置和利益格局在新的社会转型中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全国情况一样,永州市各个阶层之间的流动与变化呈现出与20世纪80年代完全不同的状况。

作者:永州市情调查组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