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社会学认知     检索到  9099  条相关信息

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渗入各学科领域,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性别革命”。这场革命的主体是学院派女性主义(academic feminism),其主旨在于揭示西方传统学术中的性别偏见和男性中心的(androcentric)假设,将被忽略和排斥的女性经验有形化、合理化,使女性成为研究的主题和知识获取中的主体,并以性别化(gend...

作者:吴小英 出版时间:2000年10月
关键词:

本报告首先对中国社会学教学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然后从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农村基层社会建设、社会组织与社会政策以及和谐社会等五个方面,对2005~2006年的前沿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对中国社会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建议。

作者:陈光金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弱势群体的一些方法论:阶级斗争论,社会变迁论,社会分层论。并且理论与实际分析相结合,完美阐述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和必然。

作者:余少祥 出版时间:2008年02月

网络舆情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的基本认知和态度,也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结构性要素。当网络舆情研究从传播学转向社会学研究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后,建构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需求进一步显现。尤其是网络社会的蓬勃崛起,更是加快了这一趋势。网络社会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当期待道德价值回归、情感、和谐的话语越来越多时,已有的社会知识非但不能继续成为引导网络社会发展的力量,也无法应对网络社...

作者:张春华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来源:科学出版社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教师教育;研究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贫困;研究;传播

社会学这门学科在中国建立之时,中国社会学者就一直自觉地进行着学科本土化的努力。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本土化的进路是明确的,那就是社区研究。社区研究成果之丰硕、影响之深远足以证明这条本土化进路的历史正确性。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社区研究尚未充分展开、社会学对中国社会的认知才刚刚起步便被迫中断,遑论建立成熟的中国社会学理论体系。

作者:王德福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在认识论层面(即知的层面)上强调“实践”重要性的学者,一般持有相同的观点,认为理论知识产生于对现实事物的观察、总结和抽象,并因此反对研究中的如下两种倾向。一是理论先行而造成的对事实经验的屏蔽;二是忽视对事物一般规律的总结,陷入琐碎现象细节中不能自拔。毛主席提出的“实践论”既反对前一种的“教条主义”,又反对后一种的“经验主义”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

作者:桂华 桂华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