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内容包括:传统的政府主导的自然保护实践中对社区的偏见、社区主导的自然保护的概念与表现、社区主导的自然保护存在的原因、社区主导的自然保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如何发挥社区在自然保护中的主动作用。
本文主要阐释NGO在松坪社区实施的CDD项目,介绍具体项目进展、效果和影响,以及与精准扶贫的区别。
我国为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曾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目前农民贫困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问题。扶贫效益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返贫、更贫的现象。如何摆脱这一状况?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开展以赋权扶贫理念为核心的参与式扶贫模式为此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通过分析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农户对农业技术需求阶段性和层次性的变化以及我国农业推广资源分配的途径,表明现行推广体系的运行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在满足农户不断增加的技术需求以及针对不同农户的技术需求特点上,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体系的效率不断下降。为此,提出建立以社区为主导的农业推广体系,即将政府推广资源分配给农村社区,形成由社区拥有和控制推广资源使用的机制,社...
本章主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府行政力量的逐渐减弱,国家实行第一轮医改之后,富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出现的变化和问题。
本文内容包括消费与文化关联性分析的理论进路、日常消费中的文化意义与消费时尚、文化消费的历史转换。
20世纪80年代,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350万,90年代平均每年减少530万。但在各级政府每年投入的扶贫资金不降反增的情况下,2001~2005年期间,贫困人口年均减少只有112万。中国目前贫困人口分布呈现点(14.8万个贫困村)、片(特殊贫困片区)、线(沿边境贫困带)并存的特征,扶贫的难度加大,当前减少一个绝对贫困人口的成本是“八五”计划期间...
政府在消除贫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了使中央政府支农惠农的政策真正在基层贯彻落实并发挥效应,也同样需要新农民尤其是农民组织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应该在整合村存量的基础上再整合国家投入的资源,在整合经济力量和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提高政治资源的整合度。只有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在农村社区达成新的发展共识,才能国富民强,使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策的实施不...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