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1990年代后半期,尤其是1997年经济危机以后韩国的福利发展,给东亚福利体制争论提出了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韩国国家福利的最新发展和市民社会主导的福利政治的出现,并认为韩国已进入福利国家的巩固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曾用于东亚社会福利研究的“生产主义福利体制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本文主张,生产主义福利体制论不仅不能正确把握近年来的韩国福利的变化,而且在解释东...
中国学界关于经济民主问题的讨论横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主题纷繁,内容复杂,崔之元等学者近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不是本文可以胜任的任务。本文的目的只是从平等———经济民主论的逻辑起点———出发来讨论阻碍新左派和自由主义者就经济民主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的意识形态背景,展示被意识形态之争屏蔽的可以让...
社区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这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但在实践中,如何使这一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真正能够健康成长,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社区自治需要在适当的治理架构中实现。那么,我们又需要哪一种社区治理模式?如何来处理社区与政府的关系?是否社区治理地位的增强,反而会导致社区自治的弱化?这些都需要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自治与治理的关系。
导语:经过70年的国家建设与基层治理改革,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面临着巨大的时代挑战。从单位制解组所引发的社区碎片化开始,中国基层社区出现了结构紧张、隐形矛盾、政策空转和市场失灵等问题,但是国家迅速做出了政策调整,逐步回归社区、回归基层,并通过公共安全管理、网格化管理、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区治理创新等重新建构起“一核多元”的基层治理模式。面...
全球化过程发生以来,福利国家的发展可用四个概念来充分描述,福利多元主义就是这四个概念之一。从描述性意义来看,它指的是一种福利菱形,表明公民福祉取决于从国家、市场、NGO或非正式网络获得的资源。但从规范性意义来看,福利多元主义和混合福利经济与新自由主义以及国家福利的废除有关,取而代之的是私有化和市场化。同样,从规范性意义来看,福利组合的概念与社群主义思想有关,...
本文通过讨论全球化、跨国主义辩论和女性主义行动的影响,试图理解针对妇女的暴力在地方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发展状况,特别对中国和英国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全球化可能会给妇女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变化,一方面,在父权主义重建和之前男性占主导模式的背景下,它可能会导致针对妇女暴力的增加或发展;另一方面,它可能也会为行动主义和变革带来推动力量和发展空间。
在社区生计保障体系中,社区营生和社区就业属于发展性生活保障;社区救助和社区福利属于消耗性生活保障。社区生活福利是社区集体改进全体居民生活水平和提升全体居民生活品质的谋生途径。社区生活福利保障服务于社区全体居民,是依赖于社区集体经济的生活保障措施,对于增强社区居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具有特殊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社区生活福...
本文首先分析了东亚新发展主义产生的背景和特点,然后阐述了新发展主义与东亚宽恕精神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宽恕主义作为东亚精神的内核,应该为东亚公共社会的建设提供助力。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