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福利身份化     检索到  12786  条相关信息

本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路径探讨,在权利理论框架下重新审视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与改革事实上经历了“福利身份”的生产与固化过程,形成了“类法团主义”的福利模式,这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初次分配形成的社会分层,而且制约了社会权利的实现。本书认为“福利身份”是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所在,应将需要原则和贡献原则作为社会...

作者:王一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本文探讨2000~2008年,民进党社会福利改革的失败,具体关注点在于台湾福利体制的变迁。20世纪90年代的民主化改革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创造了更好的机会。但是,资本主义全球化也约束了地区政府实现社会福利的能力。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的结果是国民党重新掌权,意味着经济优先的生产主义福利将重新主导台湾福利制度,而社会民主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这个问题启发我...

作者:古允文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在我国社会福利整体转型的背景下,本文试图跳脱出目前的政府与市场之争,从福利需要和福利多元供给的角度讨论福利模式的设计。以苏南T市为案例,本文发现在兼具从传统向现代、从工业向后工业转变,以及老龄化等经济社会背景下,T市的福利需要既有经济保障的公平性需要,也有就业领域的能力建设需要,更有健康保健和老年服务需要。但是从福利供给上却表现为政府角色的无限扩大,以及市场...

作者:房莉杰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过程中,从大福利的概念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外出务工女性在整体上处于福利获得的弱势地位。影响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福利获得的相关因素是多维的,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为了促进农村外出务工女性公平地获得福利,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宏观层面,需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大力宣传社会性别平等文化。中观层面,需要...

作者:蒋美华 吕晶晶 高彦梅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妇女福利和家庭服务是社会福利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我国妇女福利事业和家庭服务事业发展现状及相互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妇女福利与家庭服务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造成妇女福利与家庭服务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发展家庭服务事业提升妇女福利的依据和对策建议。

作者:王立剑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本书将农民子女的城市化过程分解为职业非农化和身份市民两个部分,利用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职业流动模式与水平,阐述了农民在其中的位置与机会结构。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农民子女获得非农职业、体制内就业机会、城市户籍以及综合社会地位的机制与队列变迁。结果表明,中国社会系统的开放性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1980年代以后,农民子女职业非农化的障碍...

作者:李丁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关键词:

在经过20多年改革和发展后,我国社会福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新时期中建构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关键的议题之一是要合理建构社会福利的主体责任模式。本文认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福利主体模式的关键在于强调国家的主导作用,在国家主导下推进广泛的社会参与。为此,本文从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分析了“福利国家”和“福利社会”的关系,提出...

作者:关信平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多维福利;脱贫户;福利获得;福利效应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