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新西兰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后期,经历了四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分别是19世纪90年代、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尤其是前这三个阶段的改革都是成功的,实现了革命性的转型。本书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新西兰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驱动力是什么?第二,新西兰社会保障制度与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相比有哪些特色?第三,从19世纪末新西兰第一...
该书是在作者20余年来发表的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论文的基础上汇成的文集。循着个人对社会保障制度学理内涵的理解,本文集分为社会保障制度历史论、改革论、体系论、功能论、共识论和完善论六个部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作者研究工作的历程、领域、观点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分析框架。期望本书对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及相关部门与组织工作者有所裨益。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四个方面,其中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20世纪90年代政府主办了另外一个重要制度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另外,由于江苏省经济发展较快,征用农民的土地较多,省政府已出台文件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从江苏省目前的情况看,在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
近代晚期是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时代。为适应时代的需要,西欧国家大多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这一时期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复杂历程,并对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启示。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内容体系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其后各国开始建立和发展现代的社会救助制度,此后逐步建立和发展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保障相关服务体系,从而使得主要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内容体系逐步走向完善。
本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路径探讨,在权利理论框架下重新审视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与改革事实上经历了“福利身份化”的生产与固化过程,形成了“类法团主义”的福利模式,这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初次分配形成的社会分层,而且制约了社会权利的实现。本书认为“福利身份化”是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所在,应将需要原则和贡献原则作为社会...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渐进性及其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决定了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格局。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应从“碎片化”走向“整合型”。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应坚持统一规划、循序渐进、底线公平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当前,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应着力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区域和群体间社保制度的有效衔接,合并分散化的社会保障项目,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由中央政府通过社会立法推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及其他社会政策和措施,以保证整个社会正常、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安全政策与制度。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制度,其基本原则是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英国的初步建立是1870~1914年。我国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英国与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