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粮食产值是粮食产量的价值计量。农业生产不仅仅是粮食的生产,此外还有经济作物的种植并包括畜牧、渔业、林业等众多其他生产部门,产品种类更是多种多样,单纯的产量计量无法描述其总体规模。描述农业总体规模唯一可行的方法只能是价值计量。粮食的产值可以利用现存的清代粮价资料进行估算。
粮食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我国长期致力解决的一大经济问题。1978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六年获得丰收,特别是1984年,跨上了总产量4亿吨台阶,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其成就举世瞩目。但自1985年以来,粮食产量却连续四年徘徊不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粮食问题也就成了讨论中的主要热点,现将讨论情况做简单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补贴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经历了悠久的发展史。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依据我国具体国情实施了粮食直补政策,本章将叙述该政策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并以陕西省粮食直补政策实施的详细情况为依据,来探讨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现状。
截至2021年,陕西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八连丰”,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贯彻落实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仅要坚持粮食安全底线,持续稳产增收,让中国饭碗多装“陕西粮”,更要大力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建设,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聚力解决育种、生产、收储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短板问题,让中国饭碗多装“陕西优质粮”。为此,要从强化种业科技创新、推动耕地产能高效发展、加...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的关键期,更是粮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东北三省粮食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粮食产量长期保持稳步增长;产业绿色化、产品优质化趋势更加明显;产业供给侧结构能够跟随市场变化适度调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加工业产业链实现了拓展和延长。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农村优质劳动力流失较为严重;粮食产业经济...
近年来,区域粮食产出以及粮食调出率等指标显示,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首先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其次对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投入和产出年度数据进行了汇总整理;最后探讨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从去库存、降成本和补短板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认为提升粮食主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完善农业政策的重要举措,2016年取得明显成效。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居民消费升级,部门粮食品种库存高,消化库存的任务重,进口压力大,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十分迫切。要深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在稻谷和小麦收储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粮食供给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粮食收储...
2015年,由于粮食继续增产、需求不旺、库存量大、进口增加等原因,粮食供给总体宽松。分品种看,玉米和大豆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主要受国际粮食价格、国内玉米临储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者价格小幅下跌。由于结构性需求、国内粮食价格过高等原因,稻谷、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增幅较大。综合考虑全球粮食市场形势、国内经济形势、国内政策调整等因素,预计2016年稻谷、小麦产量...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