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经营分析     检索到  57904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家庭经营的问题。在费孝通的《江村经济》里,展现了属于一个村庄的“乡村经济”。其中既有属于本地的“日常生活”经济活动,也有依附于外部市场的手工业和经济作物种植,并且展示了本地经济被外部市场破坏的趋势。与此相类似,在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一文中,乡村自有的经济活动构建出基层市场,并且基层市场向上构建了中间市场乃至中心市场,同样...

作者:吴力子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石,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的宝贵成果。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指“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围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学者们的争鸣主题主要集中在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形成、如何理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农业产业融合六个方面。

作者:蒋永穆 王瑞 豆小磊 邓有根 刘润秋 卢洋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首先,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现状。其次,本文以四川农户数据为例,实证分析了农业经营方式对农户投入环节安全行为的影响。再次,本文以四川农户数据为例,实证分析了农业经营方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接着,本文以四川水稻种植户数据为例,实证分析了生产环节外包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有助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性启示。

作者:漆雁斌 韦锋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文解释了为什么家庭经营户的效益高于公司牧场与合作社,反思了为什么在规模化原则推动下扩大了的经营主体的绩效不尽如人意。此外,本文就调研数据,结合乡村存在的其他治理问题指出,公司牧场在小农面前并没有发挥出很好的作用、合作组织规范其制度有可能促进农业发展、小农自身的组织化要以健康的家庭经营作为长期基础。

作者:达林太 郑易生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并指出随着口粮田和土地养老的重要性的下降,农地生产功能和资本功能的分离,农民和地主的分化,以及从事农业的机会成本的增大,以家庭为基础、以承包权与经营权完全合一为特征、超小规模的农地资源配置方式将越来越不适合农业发展的要求。本文在论证核心农场是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上,探讨了识别核心农场的三个条件,分析了核心农场面临...

作者:李周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农村普遍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平均承包的作法使耕地被分割得过于零碎、细小,形成“人人分地、户户种田”的超小型规模经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其弊端和局限性明显地暴露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就规模经营问题开展了讨论。

作者:王慧敏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本章主要从产业集群与农民家庭生产、工业企业、包买商制与农民家庭工业、诸暨城乡关系的主要特点介绍了诸暨现象与农户经营

作者:林刚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来源:《中国饲料》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脱贫攻坚;产业扶贫;饲料企业;经营模式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