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食品药品的绿色生产与安全管理是中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构成了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板块。中国食品药品绿色生产与安全管理的基本状况,全面表征了中国生态城市食品药品绿色生产与安全管理的大致水平。本报告立足生态城市食品药品绿色生产与安全管理的理论定位,依托“十一五”期间的数据支持,描述了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的整体状况,并就加强监管、促进食品药品行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报告构建了包括森林覆盖率、PM2.5等在内的19个绿色生产型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4个用于评价生态城市健康指数的核心指标和5个用于评价绿色生产型城市特色指数的特色指标,计算得到中国284座城市的健康指数和特色指数,最终得到绿色生产型城市综合指数并将计算结果进行排序。重点分析了综合指数排在前100名城市的名次差异和区域差异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农业、工业和...
本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生产模式,包括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环境与经济双赢、壮大环保产业、发展绿色金融等。
本报告首先构建了包括19个指标的绿色生产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14个用于计算生态城市健康指数的核心指标和5个用于计算绿色生产型城市特色指数的特色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将中国284座城市的健康指数和特色指数进行综合计算后得到绿色生产型城市综合指数,并对综合指数排在前100名的城市做了重点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从企业、产业和社会三个层面对绿色生产的建设实践...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我国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背景的分析和困境的识别,明确绿色转型发展的难点和重点,探寻绿色转型的机遇。最后,本文提出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的6项关键举措,包括制定引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的科学规划,推进工业、农业...
19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开始大规模地攻占城市,着手城市管理工作,并决定把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的眼光,着眼于对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判断,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以实现工业化为使命,逐渐形成了新的城市建设方针。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城市以往均为“消费城市”,自己的目标就是把其变为“生产城市”。
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传统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绿色施工的概念。绿色施工是将环境战略置于施工过程的首位,持续地改进施工过程和施工产品,以增加生态效率,降低施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风险。在考察国外施工过程以及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管...
“十四五”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山西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组织全省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深入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山西省近零碳排放试点、碳普惠机制试点等各类低碳试点,发挥试点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实行“两高”项目台账清单化管理和动态监控,推动“两...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