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联耕联种     检索到  56  条相关信息

2013年秋播,江苏省S县首创联耕联种做法,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家庭经营主体,让广大普通农民受益,实现了家庭分散经营效益最大化,一经推广就受到参与农户的一致认可。中央农办调研认为,联耕联种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经营制度,是土地不流转也可实现规模经营的新路子,更适合约占全国耕地近1/3的6.2亿亩平原宜耕耕地的传统农区。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为此作出批示,群众从...

作者:郭亮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本文关注的是对以小农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首先,本文概述了家庭承包制改革所造成的小农经济状况。其次,本文探索了“联耕联种”这一农业现代化的地方实践形式。在此基础上,本文介绍了“联耕联种”的实践机制,探索了它的经济社会效益。最后,本文概述了“联耕联种”的性质和特征,指出“联耕联种”是行政力量推动农民,以合适的方式组织起来对接大生产的农业现代化过程。

作者:袁明宝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首先,本文讲述了小农经济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发展。其次,本文阐述了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加剧和小规模农户分化的问题。然后,本文认为,新型主体在为小农提供机械化服务、农业科技服务、合作金融服务和市场购销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而这种社会化服务为小农经济再造和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性。最后,本文提出,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

作者:赵晓峰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来源:敖汉旗政府网、2021敖汉旗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敖汉旗 建档立卡 专项帮扶 精准脱贫

本文采用多案例比较分析法,通过剖析当前农地规模经营的多元实践来考察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的行动逻辑和相互间复杂的关联机制,将农地规模经营区分为农业生产领域规模经营与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两种模式,运用伯恩斯坦四大关键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来分别研究农业生产领域规模经营和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的社会影响,回应农村社会阶层结构重塑的社会学命题,为当...

作者:赵晓峰 赵祥云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本文讨论的是农地规模经营与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重塑。首先,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农地规模经营的三个典型案例,分析了在农业生产领域规模经营模式下,多元利益主体的行动逻辑。其次,本文概述了农村能人与中坚农民、普通农户之间的“吸纳—依附”关系,并分析了这种复杂关系对重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重构。

作者:赵晓峰 赵祥云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本文通过对农地规模流转的几种典型案例的分析得出,农村社会阶层结构重塑包括农业生产领域规模经营和农业服务领域规模经营两种模式。本文指出,在农业生产领域规模经营模式下,多元利益主体因存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行动逻辑。基于资本间的优势互补,一部分主体不得不将农地流转出去,而另一部分主体则形成地方政府、外来资本和农村能人形成“吸纳——依附”关系,重塑了农...

作者:赵晓峰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从土地改革时形成的农民土地私有制到人民公社时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再到“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土地制度经过多次变迁,但土地制度所蕴含的反资本化、反市场化的特征一直存在。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外部市场经济的兴起虽然弱化了村社共同体的内聚力,但是并没有导致农民彻底离开村庄,农民仍然和土地发生关联,二者形成一种藕断丝连的状态。然而,随...

作者:郭亮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