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自然生态环境     检索到  28566  条相关信息

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21世纪初,近70年的时间里,富裕地村的生态环境经历了从好到坏,又从坏变好的过程。富裕地村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内蒙古赤峰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公民,做一个对自然友好的城市居民,让经济发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承载起保护自然的责任!行动起来,为保护水源地做些贡献;从自身做起,减少“碳足迹”,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拒绝消费野生动植物,不作生态系统的破坏者;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工作、生活以及旅游等休闲活动中采用对自然友好的方式。

作者: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贵安新区位于贵阳市和安顺市接合部,地处黔中经济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其中直管区470平方公里),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市(区)21个乡镇,现有人口100万,规划到2030年达到260万。新区交通区位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22处,自然资源丰富,拥有2626个山头、14条河流、13...

作者:梁盛平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本文说明变异现象的深层原因,并非为了使之永久化,更不是为了掩饰这种变异背后堆积的无知、短见、自私、贪婪。恰恰相反,本文希望尽早扭转这种变异现象,使我国自然文化遗产的制度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和创造性,以新的面貌回到或更加接近于国家公园的理念。之所以强调“尽早”,一是因为自然文化遗产一旦破坏难以恢复,二是因为不恰当的利益结构一旦形成则难以改变。现在正是对未来特别敏感...

作者:郑易生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本文总结了西部大开发五年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呈现出可喜变化,得出了当前生态环境整体仍在恶化的判断,并分析了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茶洪旺 熊冬良 汪茂泰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本文从自然形态、定居的自然条件及空间布局和变迁来介绍新城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作者:陈军亚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本文是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西部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水资源短缺与浪费;森林和草地植被锐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草地退化,荒漠化及沙尘暴扩展;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严重。根据这些面临的问题,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体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模式,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作者:包晓斌 出版时间:2002年04月

我国旅游业这些年的大发展,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跨越。旅游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2002年是联合国确定的“生态旅游年”,为了响应联合国和世界旅游组织(WTO)的倡议,更好地向21世纪生态时代转变,建立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工程,既要开发新的生态旅游景区,又要恢复保护一些原有景区原始自...

作者:闫红霞 出版时间:2004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