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质化研究     检索到  1853  条相关信息

本书将山地情感性、精神性、象征性特质与旅游者个性化、情感、多元化消费需求相统一,聚焦山地旅游体验,以情境理论、情感认知评价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为支撑,在溯源山地非功用性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综合运用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对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进行了性探索、量化阐述及组态分析,从新的视角探究了山地旅游比...

作者:明庆忠 史鹏飞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陕西乡村振兴研究报告(2024)》分为总报告、专题篇、区域篇、案例篇四部分,以陕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索以及围绕“五大振兴”实现农业高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具体实践和特色案例为主要内容。总报告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对陕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优化了“压实责任,紧扣要害”的粮食安全保障路...

作者:于宁锴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程宁博 王建康 出版时间:2024年03月

本书围绕人的城镇主题进行理论、实践和政策三个方面研究。在理论研究上,本书从发展社会学理论视角阐述人的城镇内涵,深入地探讨了人的城镇与公共服务均等之间的耦合性、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转移和实现市民内在逻辑、人的城镇困境和诉求。在实践研究上,本书通过对调研资料的全面分析论述了人的城镇社会背景,以及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向不同类别城镇转移及其市民的意愿现状...

作者:吴业苗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城市与乡村相互影响、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互相接触融合”的现象即为乡村都市化,具体可包括“人口结构的分化、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都市化、大众传播的普及化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五个方面,以及“村的集镇、乡镇的市镇、县城和小城市的大都市化,以及大中城市的国际化”这四个阶段。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作者及其调研组检验了原先提出的乡...

作者:周大鸣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近年来,农村转移人口的规模增速明显下降,老年农民工回流现象明显,人口区域布局呈现新特征。同时,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加速,崛起态势正在形成之中。从城乡的角度来观察,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正规化、雇员提高了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报酬份额,这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快速增加,但这部分增量资金大部分流入资本市场,居民可支配的那部分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劳动报...

作者:赵文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将新时期中部地区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战略定位明确为“一中心四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新型城镇重点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本书侧重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问题研究。本书基于官方统计数据,对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以来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本书结合对中部地区省市层面出台的制造业发展...

作者:董旭 吴传清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农民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群体之一。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群体因缺乏话语权,在参与利益分享与纠纷解决的过程中存在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被忽视甚至被否认的可能。如何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让农民参与分享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成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财产权的概念是对农村生活这一特定场景中农民群体和个体享有的财产权的概括性描述。农民财产权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反映了让农民更多...

作者:董彪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本书的重要观点包括:⑴在世界经济科技全球化、区域、集团化过程中,东北亚区域合作相对滞后,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区域各方均认同的、适宜的合作模式及高效运行机制。⑵东北亚合作模式分为:按合作领域可分为能源合作模式、科技合作先导模式、生产合作先导模式;按合作主体可分为中央政府主导型、地方政府主导型、跨国公司主导型;按合作层次可分为双边合作先导型、多边合作主导型。...

作者:戚文海 赵传君 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