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将“资产建设(Asset Building)”这个社会政策的新概念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联系起来分析中国的实践。本文既借鉴了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经验,也参考了上海市的“小城镇社会保险”模式,提出了一个在社会保险方面框架性的改革思路。在城市低保方面,文章则借鉴了美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的经验,对运用“资产建设”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提出了框架性的改革思路。
作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资产建设指政府通过制度安排,引导和协助低收入、边缘化群体进行资产积累,最终目的是帮助其脱贫解困。推而广之,对于个人及其家庭,乃至一个国家而言,也不仅要关注暂时的收入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有长期的积累,才具有可持续性。应该让每个人参与资产建设,让资产建设实现终身制和具有灵活性,并能够对社会保护与经济发展努力积累充足的资产。作为发端...
资产建设理念发端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西方国家经济社会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由于资产建设起源于理念,表现于实践,个人资产账户制绝不是至善尽美的制度设计,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需要加强建设与管理,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资产账户的贫困治理等各种功效。
虽然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把资本看成了万恶之源,甚至把资本诅咒得一无是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本确实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繁华。小至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须臾离不开资本的积累和滋养,因为拥有资本确实能产生诸多积极福利效应。如今,资本已经变得无孔不入,从经济领域渗透到政治、社会、文化等诸...
本研究谈到的资产社会政策,是一项内涵十分丰富而又具有明确指向的政策框架。既包括带有明显账户性质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还包括教育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带有社会福利色彩的基金形式。此外,国内外持续开展的、以摆脱贫困增加资产为目的、政府财政附带贴息并伴有经常性转移支付、面向那些有经营能力和创业欲望的困难人员的小额信贷项目,无论在资金的管理、积累、运营,还...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