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适度宽松     检索到  10582  条相关信息

本章在评述社会福利模式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适度普惠论”,认为香港福利制度已超越了最初剩余福利模式的设计,成为一种不同于西方福利国家、具有香港特色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并从福利目标、福利对象、福利主体、福利水平和福利内容等方面分析香港适度普惠型福利制度构成及特色,探讨香港福利经验及其对内地的启示。

作者:刘敏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本文首先对中国证券市场资金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和预测,接着对证券市场资金供给的动态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最后研究了证券市场的适度规模及动态实现。

作者:赵振全 蒋瑛琨 陈守东 代丽 出版时间:2001年01月

本文把吉林省在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搞好农民工培训,促进创业、就业和创造条件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些做法和我们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一年来工作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汇报。

作者:邱毓铭 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农村普遍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平均承包的作法使耕地被分割得过于零碎、细小,形成“人人分地、户户种田”的超小型规模经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其弊端和局限性明显地暴露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就规模经营问题开展了讨论。

作者:王慧敏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文章首先从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等方面对1996年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判断。接着,文章对1997年宏观经济进行了预测。其次,文章指出当前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作者:何剑鸣 出版时间:1996年11月

本文主要内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内涵和判断标准,建立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经济系统协调度测量方法,构建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距适度性评价模型。

作者:孙玉梅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叶屋村的土地整合既是农村土地制度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村庄发展的现实要求,叶屋村的土地分散零碎,部分土地抛荒,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凋敝形成强烈反差,村民渴望发展高效农业增加收入,进而改变村庄的落后状态。叶屋村的土地整合大致经历了土地清丈、土地分包、以换促合三个阶段。同时,叶屋村通过土地调整,在保障农民基本承包权利的基础上,解决了土地分散、丢荒等问题,...

作者:董帅兵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保证土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使每个务农劳动力承担的耕地面积,与当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实现劳动效益、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经济学界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近年来,理论界普遍认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但是在多大...

作者:郭光磊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