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道德合理性     检索到  8438  条相关信息

本章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社会转型的复杂性。经济转轨表面上只是一种经济制度的改革,即再分配经济让位于市场经济,但是从R村村民的利益诉求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实际表明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实质发生了变化,正是这种常常被我们忽视了的变化,即再分配体制之下国家与农民之间过去那种“父爱主义”庇护关系的消解,导致村民们在他们的利益诉求中包含强烈的道德诉求。这表明,任何一种经济制度...

作者:冯钢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当社会治理成为一门学问后,表现出了对知识的依赖,现代社会治理就是对专业化知识的应用。在社会治理变革的过程中,显然会表现出对新知识的渴求。然而,无论是学者还是实践者,他们都往往会在社会治理变革中耽于旧的知识框架之中,往往会将新的知识强行地纳入旧的解释框架之中。这不仅对社会治理变革是有害的,而且也会把社会变革积累起的能量压制下来,并等待其总爆发。历史上曾经出现过...

作者:张康之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对于物种的道德地位,人类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和肯定。本文结合生物学界和生物哲学界提出的 “物种反本质主义” 和 “新物种本质主义”,指出人类应该根据物种的本质而对其加以尊重。

作者:肖显静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礼俗仪式空间是村民开展礼仪习俗活动以及仪式化交往的空间。乡村地区的礼仪习俗从衣食住行到生死嫁娶无所不有,总结起来有两大类:一是节庆、祭祖、祈福、避祸等活动,经常发生在钟鼓楼、祠堂、寺庙、墓地、风水林等场所;二是生活礼仪,主要包括生日、婚礼、葬礼等活动,此时日常生活空间就转化为礼俗仪式空间。传统乡村社会中的民间习俗和人生礼仪非常丰富,人们在节庆欢愉、祭祀追思、...

作者:李锋 郑万军 出版时间:2024年09月

本章主要解决了什么是气候变化、伦理学为什么要讨论气候问题以及伦理学如何讨论气候问题三个问题。

作者:陈俊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民族地区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机制。任何社会作为一个整体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不管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还是人们自觉创造的,这种规则和秩序是一种生产方式的社会固定的形式,是它相对地摆脱了单纯偶然性和单纯任意性的形式。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重要的行为规范,两者关系既是反映应然与实然的重大法哲学理论问题,也是关乎社会控制模式选择的重大实践问...

作者:刘玲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政策张力;公平实现;精准扶贫;合法性

由表7-1、7-2和7-3可以看出,通过配套农村集体出资部分和以政府出资为主体的统筹账户部分,三市失地农民的养老金水平均有了较大提高。但提高后的失地农民养老金是否合理,还有待比较分析。

作者: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